第一章
沉稳持重的宰相模样,只是眼角的皱纹更深了,眼底深处沉淀着更浓的阴鸷。
兵部尚书正捧着捷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此役全赖‘鬼面将军’林焰临危不乱,智计百出,以火攻破敌……阵斩敌酋,扬我国威!实乃……
好了!柳元宗忽然出声打断,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他转向萧启,躬身道:陛下,林焰此功,确实不小。然其来历不明,行事诡谲,常戴鬼面示人,恐非正途。臣以为,当重赏其麾下将士,以彰陛下仁德。至于林焰本人……他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可封其为靖北侯,赐府邸于天启,召其回京述职。一则彰其功勋,二则……也便于陛下就近观察,知其根底,再委以重任不迟。
他的算盘打得极精。重赏士兵是收买人心,将那个危险的鬼面将军调入京城,置于他的眼皮子底下,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在天启城这潭深水里,他有的是办法让这个锋芒毕露的林焰无声无息地消失,或者……变成他柳元宗手中的一把刀。
萧启剧烈地咳嗽着,疲惫地挥了挥手,声音虚弱:准……准卿所奏。封……靖北侯……召……入京……
柳元宗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如同毒蛇吐信。他垂首:臣,遵旨。
北境的烽烟尚未在天启城百姓的茶余饭后彻底散去,一场更为切肤的灾难,如同跗骨之蛆,悄然降临在帝国最为膏腴的江南之地。
先是连绵数月的反常干旱,龟裂的田地如同老人绝望的皱纹。紧接着,一场百年不遇的蝗灾席卷而过,所过之处,禾苗草木尽成白地。秋收在望,却颗粒无收。
粮荒!恐怖的粮荒!
饥饿如同瘟疫,迅速蔓延。曾经繁华富庶的江南水乡,转眼间哀鸿遍野。草根树皮被啃食殆尽,路有饿殍。官仓早已空空如也,杯水车薪。更令人绝望的是,那些掌控着大量存粮的豪商巨贾和地方官吏,趁机囤积居奇,将粮价哄抬到了令人发指的天文数字!一斗糙米,竟需数两白银!无数百姓倾家荡产,也换不来几口活命的粮食。
恐慌、绝望、愤怒……如同野火般在干涸的土地上蔓延。官府门前,每日都聚集着成千上万面黄肌瘦、眼神空洞的饥民,麻木地等待着那点微乎其微的赈济粥。官吏们焦头烂额,却束手无策。告急的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帝都。
天启城,丞相府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柳元宗那张在光影中显得愈发深沉莫测的脸。他面前摊开的,是江南道加急送来的灾情奏报和请求拨粮的公文。
父亲,柳元宗的长子柳文渊侍立一旁,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和一丝贪婪,江南粮荒,正是天赐良机!我们柳家在江南的几大粮行,仓廪充实。此时高价售粮,获利何止十倍!若能再拖上一拖,等到粮价涨至顶峰……他眼中闪烁着赤裸裸的欲望。
柳元宗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没有看儿子,目光落在窗棂外沉沉的夜色上,慢悠悠地道:粮,自然是要卖的。高价,也是必然。不过……文渊啊,目光要放长远些。江南乃赋税重地,若真饿殍遍地,激起民变,于国于家,皆是大害。更会授人以柄,让朝中那些清流找到攻讦我们的借口。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神:所以,粮要卖,高价卖。但,也要‘赈’。以我柳家的名义,在几个大城,每日设粥棚三个时辰,施些最稀的薄粥。记住,粥要稀,人要多,场面要大。让那些饥民记得,是我柳家,给了他们一口吊命的汤水。明白吗
柳文渊眼睛一亮,恍然大悟:父亲高明!既赚了银子,又得了名声!孩儿这就去办!
嗯。柳元宗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冷酷的算计,记住,粥棚要设在显眼处。另外,告诉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