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天禄,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再次烫在他的意识里。
他撑着膝盖,慢慢站起身。
膝盖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是岁月和无数个蹲守现场留下的痕迹。
冰冷的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
通知所有队员。
陈默的声音不高,却像铁块砸在湿泥地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穿透哗哗的雨声。
封锁半径三公里所有路口。
重点排查昨晚午夜至凌晨四点,所有进出过这片区域的车辆、行人。
尤其是……独自行动的成年男性。
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周围在雨中忙碌的身影,扫过远处被警灯染成一片红蓝、影影绰绰的围观区域。
调取方圆五公里内所有公共和私人监控。
时间范围,从昨晚十一点到今天凌晨四点。
一个画面都不要漏掉。
林薇迅速点头,掏出随身携带的警务通,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操作着,记录指令并准备发送。
陈默的目光重新落回尸体。
落在那道刺眼的勒痕上。
十五年的时光仿佛在这一刻被压缩、扭曲。
冰冷的河滩与记忆中的景象重叠。
他深吸了一口混杂着雨水、淤泥和血腥味的冰冷空气。
那个死了十年的恶魔,它的阴影,真的回来了吗
还是……有新的幽灵,披着它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狩猎
---
第二章
分局刑侦队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像蒙着一层灰蓝色的纱。
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映出几张照片。
核心是河滩女尸脖颈那道触目惊心的紫黑色勒痕特写。
旁边并列放着的,是几张泛黄的、带着明显时代烙印的卷宗翻拍照片。
照片上,不同年轻女性的脖颈上,都缠绕着几乎一模一样的死亡之痕。
形状,宽度,边缘那种细微的皮瓣翻卷角度……
如同同一个模具里刻出来的印记。
技术队队长刘波,一个头发过早稀疏、顶着浓重黑眼圈的男人,站在幕布前。
他手里捏着激光笔,红色光点有些神经质地在那道新勒痕上跳动。
痕迹比对结果出来了。
刘波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语速很快,透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意味。
经过三维图像扫描和细节特征点对比。
本次案件死者颈部的索沟形态、皮下出血特征、边缘组织挫伤带宽度……
与十五年前‘雨夜屠夫’系列案件卷宗中记录的典型勒痕特征……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最确凿的词汇。
吻合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激光笔的红点最终定在照片上勒痕边缘一处极其细微的、类似波浪状的压印上。
特别是这个特征点。
当年法医鉴定就指出,这很可能是凶手使用的特殊绳索或打结方式留下的独特标记。
这次……完全重现了。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
几个老刑警下意识地交换着眼神,那眼神里有震惊,有凝重,还有一种被唤醒的、深埋多年的寒意。
年轻些的队员则显得有些茫然和不安,低声交头接耳。
模仿作案
怎么可能这么像连这种细节都……
王天禄不是早死了吗
死透了!我师父当年还去确认过!
议论声嗡嗡作响。
陈默坐在长桌尽头的主位,双手交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