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隔世。
大人,礼部请您过目丧仪流程。侍郎恭敬地递上文书。谢清晏刚要接过,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抢先夺了过去。
萧景珩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侧,一袭素白孝服,衬得眉目如墨。
这些琐事不必劳烦谢相。他扫了眼文书,随手丢回给侍郎,按旧例办即可。待旁人退下,萧景珩立刻凑近谢清晏耳边:昨夜睡得可好
温热气息拂过耳廓,谢清晏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殿下应谨守礼制。
礼制萧景珩低笑,先帝遗诏在此,谢相要不要看看他从袖中抽出一道明黄卷轴。谢清晏瞳孔微缩。
遗诏内容关乎国本,按理应在朝堂上当众宣读。
陛下临终前单独召见你,就为这个萧景珩意味深长地笑了:不止。他展开遗诏一角,露出谢清晏三字,父皇给你留了份大礼。
谢清晏正要细看,远处传来一阵骚动。禁军统领匆匆跑来:殿下!宗正寺卿带人闯宫,说要验明正身!
萧景珩脸色骤变,迅速收起遗诏:果然来了。谢清晏瞬间明白——这是冲着萧景珩的身世来的。先帝刚逝,那些宗亲就迫不及待要发难了。
我去应付。他整了整衣冠,殿下暂避。萧景珩却拉住他的手腕:一起。指尖在他脉搏处轻轻摩挲,从今往后,你我共同面对。
太和殿前已聚集了数十位皇亲国戚。为首的宗正寺卿萧远山是先帝堂弟,一向觊觎皇位。景珩侄儿。
萧远山假惺惺地行礼,非是叔父为难你,只是近日坊间有些流言...什么流言萧景珩冷声打断。
说你...非先帝亲生。萧远山故作痛心,为堵天下悠悠之口,不如滴血验亲殿前一片哗然。谢清晏看到萧景珩背在身后的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
荒谬!他上前一步,殿下乃先帝钦定储君,岂容尔等质疑萧远山冷笑:谢相急什么莫非...你知道内情
眼看局势紧张,大太监突然高喊:太后驾到!凤辇落地,满头银发的太后在宫女搀扶下走来。众人慌忙行礼,老太太却径直走向谢清晏,颤抖着抚上他的脸。
像...真像...她老泪纵横,这眉眼,跟皇帝年轻时一模一样。萧远山脸色大变:太后,您这是...
太后从袖中取出一块龙纹玉佩:二十七年前,哀家的孙儿出生时,先帝赐此玉佩为证。她拉起谢清晏的手,孩子,你身上的火焰胎记,可还在
谢清晏如遭雷击。这玉佩与他父亲留给他的信物一模一样!萧景珩突然跪下:皇祖母明鉴。孙儿愿让位于真正的皇嗣。
太后却摇头:先帝早有安排。她看向大太监,宣旨吧。大太监展开另一道遗诏,尖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七子萧清晏流落民间多年,现封靖王,辅佐太子景珩共理朝政。太子身世虽有殊,然养育之恩重于血脉,仍继大统...
谢清晏脑中嗡嗡作响。他竟是先帝第七子那他与萧景珩...谢...靖王殿下。萧景珩在他耳边低语,声音带着几分戏谑,现在,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追求你了吗
8
暗流涌动
新帝登基大典定在三月后。这段时间,谢清晏搬进了靖王府,每日与萧景珩一同处理朝政。
王爷,这是南疆送来的密折。管家递上信函,说是务必亲阅。谢清晏展开信纸,眉头越皱越紧。南疆节度使奏报,萧远山暗中联络边关守将,似有异动。
看来我那好叔父不死心啊。萧景珩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下巴搁在他肩上,清晏觉得该如何处置这亲昵的姿势让谢清晏耳根发热:陛下请自重。
自重萧景珩低笑,手臂环住他的腰,那夜在猎户小屋,你为我吸出毒血时,怎么不说自重
谢清晏猛地站起,却被他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