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画中仙与蝶梦圆
终南山的夏,是墨绿与黛青层层洇染出的画境。蝉鸣织成细密的网,悬在浓荫深处,又被山涧跌落的泠泠碎响割裂。顾云深独坐溪畔青石,膝上摊着素绢,指尖松烟墨未干。他屏息凝神,捕捉着水气中一缕极幽微的香,似兰非兰,清冽得能涤净肺腑。
笔尖悬停,墨滴将落未落之际,一抹流光闯入眼帘。
那是一只蝶。
它不似凡品,翅翼展开,是世间最澄澈的碧玉雕琢而成,边缘勾着一线流动的金芒。阳光穿透薄翼,将溪畔青苔染上一片浮动的、生机勃勃的光晕。它轻盈地绕过低垂的紫藤花穗,滑过水面,翅尖带起细不可察的涟漪,最后,竟停在顾云深铺展的素绢一角,翅翼微微翕动,仿佛在审视那未成的墨痕。
顾云深呼吸一滞,连眼睫都不敢稍动。他见过无数蝶,笔下也绘过无数蝶,从未有哪一只,能让他如此刻般,感觉心口被某种清澈而强大的存在温柔地攫住。
蝶翼轻振,无声无息地旋开。它并未飞远,只绕着顾云深缓缓盘旋,翅上流动的碧色与金芒,在空气中拖曳出迷离的光带,渐渐凝聚、成形。光影流转,似有风起于青萍之末,吹散了迷蒙的光雾。
一个身影,自那团碧玉般的光华中悄然立起。
顾云深手中饱蘸墨汁的笔,啪嗒一声,跌落绢上,墨点迅速晕开,如一滴骤然坠入心湖的泪。
眼前立着的女子,便是他方才在绢上徒劳追寻却终难捕捉的仙韵具象。她身姿纤秾合度,静立如兰。发髻如云,高高绾起,线条流畅如古卷中的仕女,一丝不乱,唯有鬓边几缕碎发,被山风顽皮地撩起,拂过她玉白的耳廓。发髻之上,一支银钗斜簪,钗头是极为精巧的蝶恋花缠枝镂空,花蕊处嵌着一点翠色宝石,莹莹生辉,随着她细微的呼吸轻轻颤动,仿佛随时要振翅飞去。那点翠,正与她蝶翼上纯粹的碧色辉映。
她的面容,是羊脂玉在月光下温润的光泽。眉如远山含黛,并不刻意高挑,只那么清淡地舒展着,天然一段悠远风致。眼波流转,恰似初春解冻的溪水,清澈见底,却又深蕴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属于山林的静谧与辽远,仿佛能倒映出终南山千年的云影。小巧的鼻尖下,唇色如初绽的樱瓣,不点而朱。最是那光洁的额心,一点朱砂痣,艳如红豆,凝着一点灵光,为整张清雅绝伦的面容,骤然注入一丝惊心动魄的鲜活与古意,宛如从敦煌壁画深处走出的飞天,跨越了时光尘埃。
一袭淡青色的抹胸襦裙,轻柔地贴合着她玲珑的曲线,裙摆如烟似雾,在山岚中微微浮动。一条同色丝绦松松系在腰间,挽成一只灵动的蝶结,随着她的动作轻轻跳跃。外罩一件素白纱衣,质地轻薄如蝉翼,近乎透明,行走间衣袂飘飘,恍若流云拂过山巅。纱衣之上,疏朗地点缀着几枝墨线勾勒的寒梅,清瘦孤傲,只在衣角袖缘悄然绽放。
她微微偏首,额间那点朱砂在透过林叶的光斑下愈发鲜明,目光落在顾云深失手掉落的画笔和污损的素绢上,唇边漾开一丝极淡、极清澈的笑意。那笑,如同山涧投入的第一缕晨曦,驱散了林间的薄雾。
画者,她的声音清越,如同溪水敲击卵石,带着山野间特有的空灵回响,心乱了,墨便散了。她指尖轻轻一点,指向绢上那团碍眼的墨渍,语气平和,并无半分责备。
顾云深猛地回神,慌忙俯身拾笔,指尖却不受控制地微颤。他不敢再看那足以令天地失色的容颜,目光低垂,落在那双踏在茵茵青草上的赤足上,小巧玲珑,雪白如玉,沾着几颗晶莹的露珠,竟比山涧最圆润的卵石还要剔透几分。
仙……仙子……他喉头发紧,艰涩地挤出两个字,脸颊滚烫,生平第一次在握笔时感到如此局促无力。
女子,玉蝶——这是她后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