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布亮了起来。放映机咔嗒作响,光束中飞舞着细小的尘埃。村民们仰着头,脸上映着变幻的光影。小木头坐在父亲和王婶中间,闻着王婶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听着父亲偶尔的低语,感觉心里暖暖的,比看电影还要开心。
电影散场后,村民们三三两两往家走。手电筒的光在田间小路上晃动,像流动的萤火虫。夜风送来稻花的清香,远处传来几声蛙鸣。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里,又一个平凡而温暖的日子悄然结束。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青石湾的屋顶上时,村民们又将开始新的劳作,延续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活。
天刚泛起鱼肚白,小木头就听见院子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他揉着眼睛推开窗户,看见父亲正在收拾竹篾。昨夜的露水把散落的竹条浸得发亮,李木匠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其间,正在修补一个破旧的鱼篓。晨雾笼罩着他的身影,像一幅洇了水的水墨画。
爹,今天要去捕鱼吗小木头赤着脚跑出来,冰凉的露水沾湿了他的脚丫。李木匠点点头:趁早去溪边,晌午鱼就躲阴凉了。他拿起一个用细竹枝编成的小鱼篓递给儿子,这个给你装小鱼玩。鱼篓精巧得像个工艺品,每个孔眼都大小均匀。
村西头的老井边,几个妇人正在打水。王婶今天穿了一件淡青色的新褂子,在排队时不住地整理衣角。刘婶眼尖,笑着打趣:哎哟,这衣裳针脚真细,谁给做的呀王婶的脸顿时红得像朝霞,低头摆弄水桶不说话。井绳吱呀作响,水桶沉入漆黑的井底,溅起清凉的水花。
王婆的杂货铺今天进了新鲜玩意——五彩的玻璃弹珠。孩子们挤在柜台前,叽叽喳喳地挑选。小芳攥着三枚磨得发亮的铜钱,犹豫了很久才选了个碧绿色的弹珠。阳光透过玻璃珠,在她手心投下一小块晃动的光斑,像掬着一汪泉水。
晌午时分,李木匠带着小木头去溪边下网。溪水清可见底,几尾小鱼在鹅卵石间穿梭。李木匠把渔网撒成漂亮的扇形,网坠入水时溅起银亮的水花。小木头蹲在岸边,把父亲给的小鱼篓浸在水里,看透明的小虾在篓中游窜。对岸的芦苇丛中,一只翠鸟倏地掠过水面,叼起一尾银鱼。
回村路上,他们遇见张老汉赶着牛车去镇里。老黄牛慢悠悠地走着,车板上堆着几个鼓囊囊的麻袋。去卖新打的核桃。张老汉得意地拍拍麻袋,今年结得多,给你们留了一筐。他从座位底下摸出个布包,里面是还带着青皮的新鲜核桃。
傍晚,村里飘起炊烟时,小木头看见王婶急匆匆往他家走。她挎着个盖着蓝布的竹篮,头发上还别了朵新摘的野菊花。你爹在吗她小声问,手指绞着衣角。小木头指了指后院,王婶深吸一口气才走进去。透过窗缝,小木头看见父亲接过竹篮时,两人的手不小心碰在一起,又像触电般飞快分开。
夜幕降临,繁星满天。小木头躺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听父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李木匠的声音低沉温和,时不时抬头望向王婶家的方向。萤火虫在篱笆间飞舞,忽明忽暗的光点像散落的星子。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不知是谁在月下抒怀。
油灯的光透过窗纸,将父子俩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里,日子就像门前的小溪,静静地流淌。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青石湾的屋顶上时,村民们又将开始新的劳作,延续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活。
鸡鸣三遍,天边刚泛起蟹壳青,小木头就一骨碌爬了起来。院子里,李木匠正在磨那把用了多年的柴刀,磨刀石与刀刃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嚓嚓声。晨露凝结在刀面上,随着磨刀的动作滚落,在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
爹,今天要去砍柴吗小木头蹲在旁边问道。李木匠试了试刀刃,满意地点点头:趁着天晴,多备些过冬的柴火。他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也该学着认认哪些柴好烧了。
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