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自若,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世人,她一定要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最终,她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那一刻,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父亲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母亲也似乎感受到了这份喜悦,眼神中多了几分清明。
然而,在初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曾悦目睹了村里不少同龄人纷纷背起行囊,踏上外出打工的道路。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曾悦的心中泛起了波澜。她深知家庭的困境,也想为家人减轻负担,于是,外出打工的想法在她心中悄然萌芽。她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这个家做点什么。可是,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那原本温和的眼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父亲坐在那张老旧的木凳上,轻轻地拉过曾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虽然爸爸读书少,没什么文化,可是爸爸明白,只有多读书,你的未来才会有更多的可能,生活才能真正地美好起来。爸爸不希望你像我们一样,一辈子被困在这个小山村里,过着艰辛的生活。爸爸希望你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过上好日子。曾悦望着父亲那饱经风霜的脸,听着他那朴实却充满力量的话语,心中的想法渐渐消散,她坚定地点了点头,决心在求学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就这样,曾悦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学校在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被她的努力和坚持所打动,为了鼓励她继续完成学业,不仅对她的学杂费进行了减免,还在生活费上面给予了补贴。这份来自学校的关爱,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曾悦的心田,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进入高中的曾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刻苦努力。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黑暗,她就已经悄悄地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匆匆赶往教室。校园里寂静无声,只有她那清脆而坚定的脚步声在回荡。她总是第一个到达教室,打开那有些破旧的台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开始自习。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面前的书本。晚上,当教室里的同学都陆续离开,她依然坐在座位上,一遍又一遍地复习着当天所学的知识,整理着笔记,直到校园里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她才收拾好书包,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躯回到宿舍。
在课堂上,曾悦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她的眼睛清澈而明亮,紧紧地盯着黑板,那眼神中燃烧着对知识的炽热渴望。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她都会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她的回答总是条理清晰,见解独到,让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禁为之赞叹。早读时,她那清脆响亮的读书声回荡在整个教室,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带动着同学们一起沉浸在知识的诵读中。她的作业总是完成得一丝不苟,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每一道题都解答得详细准确。老师们都对她格外关注,经常会在课余时间检查她的学业,为她答疑解惑,帮助她不断进步。
而在节假日,曾悦又化身为家中的小帮手。她深知父母的艰辛,想要尽自己所能为家庭分担。每天清晨,她都会跟着父亲来到田间地头,开始一天的劳作。粗糙的农具在她稚嫩的小手上显得格外沉重,没一会儿,她的手上就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又起,那钻心的疼痛让她的眉头微微皱起,但她却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只是紧紧地咬着牙关,坚持着。毒辣的太阳高悬在天空,无情地烘烤着大地,曾悦那原本白皙的皮肤渐渐被晒黑。汗水顺着她的额头、鼻尖不停地滑落,滴在干涸的土地上,溅起一个个小小的尘土坑。她的衣衫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背上,汗水蒸发后留下的一道道白色盐渍,像是为她的坚韧不拔刻下的独特印记。长时间的弯腰劳作让她的腰背酸痛难忍,但她依旧默默地坚持着,没有向父亲诉说一句苦累,也没有想过要在家里休息。
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