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琉璃心灯的紫焰里褪成了青灰色。
众人顺着忘川往回走时,脚下的岩块已不再渗血,反而泛着幽蓝的光——那是心灯的愿力渗进了石缝,将业火灼焦的土地慢慢焐软。陈州的百姓跟在队尾,王阿婆的陶壶里飘着新沏的茶,阿牛的糖人箱叮叮当当响,装着刚吹的心灯糖人,要送给阴间的小娃当灯笼。
师父,阿七突然拽了拽唐僧的袈裟,银镯上的光映向左侧山壁,那儿有座庙。
众人抬头,见半座残庙嵌在岩缝里。庙门倒在地上,门楣的渡魂寺三字被业火烧得只剩寺字,庙前的香炉里插着半截焦香,香灰却是新的——有人刚来过。
是阴间的土地庙沙僧的定魂沙凝成庙内虚影,可渡魂寺该在阳间……
进去看看。唐僧翻身下马,琉璃心灯浮在他身侧,紫焰像把刀,划开庙门的积灰。
庙内的景象,比外头更触目惊心。
供桌上摆着七盏断了芯的油灯,灯油早干了,灯碗里凝着黑渣——是业火的灰。神龛里的渡魂佛只剩半截身子,右手还保持着渡的手势,左手却被业火烧成了焦骨。佛前的蒲团上跪着个老妇,她的背佝偻如弓,白发里沾着血痂,手里攥着半块发霉的炊饼,正对着佛像喃喃:佛啊,俺不是故意的……
婆婆王阿婆轻声唤,陶壶的茶气飘过去。
老妇缓缓抬头。她的脸半焦半白,左眼是团黑雾(被业火灼瞎了),右眼却亮得惊人,像藏着颗星子。她望着王阿婆,又望着阿牛的糖人箱、秀儿的药篓,突然扑过来,抓住王阿婆的手:您是阳间来的俺的小孙女儿,在陈州城
是!阿牛挤过来,上个月陈州发大水,您孙女儿被俺救上了船!她现在在茶棚住着,天天问‘奶奶啥时候来’!
老妇的手抖得厉害,发霉的炊饼啪地掉在地上。她的右眼涌出泪,黑雾凝成的左眼却冒出业火的火星:俺是被水冲下来的……落水时,俺抓着块木板,可小孙女儿够不着……俺……俺松开了手……
那不是您的错!秀儿蹲下来,握住她的手腕,水太急了,您自己都快撑不住!
是错!老妇的业火眼烧得更旺,俺要是再游半尺,她就能抓住木板!可俺怕了,俺松开了手……这业火,烧了俺七七四十九年,烧得俺的魂都焦了!
她的话音刚落,庙外的业火突然轰地窜起。赤红色的火焰裹着黑雾,将渡魂寺团团围住——那是她的悔念所化,比之前的业火更毒,烧得阿巧的光团直打颤,阿七的银镯滋滋冒青烟。
是‘悔’火!悟空的金箍棒抡圆了砸向火墙,却被反弹回来,这火专烧人心的‘悔’,越挣扎越旺!
让俺来。唐僧的虚影飘向老妇,您刚才说,落水时抓着木板
老妇点头,业火眼里的火星弱了些:那木板是俺给儿子打的棺材板……他走得早,俺想着等俺去了,能和他睡一块儿……
您还给孙女儿织过红肚兜。唐僧的虚影指尖轻点,琉璃心灯的紫焰里映出老妇的记忆:腊月里,您在油灯下织了七七四十九夜,针脚密得能挡风寒——孙女儿说,奶奶的肚兜比棉袄还暖。
老妇的业火眼突然一缩。她望着灯焰里的影像,喉结动了动:她……她去年冬天咳得厉害,俺用红布裹着姜,给她焐胸口……
您给邻居的孤寡老张头送过三年饭。唐僧继续道,他瘫在炕上,您每天早起熬粥,用棉套子裹着送去——他临终前说,没白活这一辈子,因为有您这样的邻居。
老妇的手松开了王阿婆的手腕。她的业火眼开始褪色,黑雾里浮出老张头的笑:大妹子,今儿的粥,比昨儿还稠……
您替孙女儿的娘守过灵。唐僧的虚影又映出另一幅画面,她难产走的,您在灵前跪了三天三夜,说‘娘替你守着娃,等她长大,教她认你’——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