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连载系列经典故事

    《西游新纪无字真经》第五卷

    劫波汹涌荡三界

    心灯不灭照前程

    第三十八回:心灯初诞照幽冥

    业火红莲渡冤魂

    第一节

    幽冥界的雾,比人间的秋更深。

    唐僧的青骢马踏过忘川渡时,蹄铁敲在青石板上,惊起一片幽蓝的水纹。那水不像寻常冥河的浑浊,倒像浸了千年的琉璃,泛着冷玉般的光,水面浮着几叶褪色的纸船,船身被水泡得软烂,却奇异地没有沉底,只随着暗流缓缓打着旋儿——像是被什么力量刻意托着,悬在生死的夹缝里。

    师父,这水……沙僧的降妖宝杖尖刚触到水面,便滋啦一声腾起青烟,杖身的定魂沙竟被腐蚀成细粉,有业火的味儿。

    悟空的火眼金睛在雾里扫了三匝,突然攥紧金箍棒:前面石崖下有座门!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雾幕像被扯开的绸子,露出半座黑黢黢的石门。门楣上的刻痕早被岁月磨得模糊,唯剩幽冥髓海四个大字,笔画里渗着暗红的液体,滴滴答答落进忘川,溅起的涟漪竟是红莲的形状。门两侧各立着尊石俑,左首的捧着个玉池,右首的抱着截焦骨——玉池里的灵髓早干了,焦骨上却还凝着未消的业火,火星子噼啪跳着,烧得石俑的眼窝直冒黑烟。

    到了。唐僧翻身下马,手按在胸前的拓片上。那拓片自南海骨塔得来,此刻正发烫,经字在他掌心浮起金光,灯胎的玉卵,便在这髓海的玉池里养着。

    话音未落,身后突然传来得得的马蹄声。

    众人回头,见陈州城的百姓正顺着山道追来:阿牛挑着糖人箱,箱盖上沾着新吹的莲花灯糖渣;王阿婆提着陶壶,壶嘴还冒着热气,茶香混着晨露飘过来;秀儿背着药篓,篓口探出几枝刚抽芽的念生草;老学究抱着《劝善文》石碑,碑角包着粗布,是怕磕了新刻的字;就连青丘原救的农妇也来了,怀里揣着件小褂,针脚歪歪扭扭,是给小柱儿补的第三件。

    阿婆说茶棚的金铃响了一夜!阿牛跑得额头冒汗,糖人箱在肩头晃得哐当响,那铃儿不是‘叮’,是‘咚咚’的,像有人在敲心门!

    王阿婆喘着气,陶壶往地上一放:老身煮了锅梨汤,刚揭盖儿,梨香里竟飘出‘心灯’二字——准是那灯胎在喊咱们呢!

    唐僧望着这些人,眼尾微微发烫。他知道,陈州的金铃本是悟空在南海挂的,专招善念;茶棚的梨汤里泡过念籽,药篓的草叶上沾过善光——他们能寻来,不是靠脚力,是靠心里的那点念。

    随我来。他轻声道,率先走向石门。

    石俑突然咔地转动头颅。左首石俑的玉池当啷坠地,右首石俑的焦骨唰地扬起,骨尖指着众人,眼窝里的火星轰地腾起三尺高,在石门上织成道火网:无愿力者,不得入髓海!

    愿力八戒挠着肚皮笑,老猪有的是!上个月在陈州,给病娃喂了七七四十九碗粥;前月在青丘,帮农妇修了二十张桌;大前月在苍梧,背师父爬了十里山路——够不够

    火网纹丝不动。

    阿牛突然挤到前头,从糖人箱里摸出个焦黑的糖人。那是前日他吹坏的心灯,糖稀烤糊了,却还留着灯芯的形状:这是俺八岁时,阿巧姐教俺吹的第一个糖人。她当时说:‘糖人化了,甜还在嘴里;心灯灭了,光还在心里。’

    火网颤了颤。

    王阿婆揭开陶壶盖,梨汤的甜香裹着水汽漫出来:这壶是俺嫁到老茶倌家时的陪嫁。他咳血那三年,俺天天用它熬梨汤,梨汤里的冰糖,是俺纳鞋底攒的——他走那天,说梨汤比郎中的药还甜。

    火网又颤了颤。

    秀儿摘下药篓里的药芽,芽尖挂着晨露:这草是陈州痘疫时,俺在药铺后埋的药渣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38心灯初诞照幽冥业火红莲渡冤魂简介 >38心灯初诞照幽冥业火红莲渡冤魂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