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8章 告病期的大事
    二十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般,眨眼即逝。

    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李斌的这点破事充其量也就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闲话。

    真正值得人们关心的,或者说,起码值得朝中文武关心的大事,发生了不少。

    首先,罗洪载出狱了。

    一份他亲笔写下的认罪书,承认其当初在大运西仓的僭越之举,是他心慌之下,考虑不周,这才无意间冒犯了皇权。虽情有可原,但罪责难免。

    嘉靖诏曰:外调湖州府通判,另有锦衣卫张瑾、杨受等人,啸闹仓场,夺俸三月。

    当嘉靖帝的诏书刚发出时,便迎来了吏部尚书乔宇的明奏反对。但在嘉靖的坚持下,罗洪载还是在李斌告病的第三天,默默离开了京师。

    在李斌于府中收到闫立传来的消息,问自己要不要去送送罗洪载时,李斌停下了自己的“学外语”。默默地走到门边,看着门前街道上的行人,一时愁绪上涌,甚难平静。

    如果单从结果上讲:这大运西仓一事中的双方,都没讨到好结果。

    罗洪载的京官丢了,锦衣卫张百户等人被罚了俸。

    可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似乎又是最好的结果:

    湖州,大明有数的富裕之地。“苏松常嘉湖”里的湖,便是说的湖州,能外调湖州任职,还是主管治安、刑名事务的通判。在保证了罗洪载生活基本富裕之余,这通判的位置,又恰好适合罗洪载那刚直、好义的性子。

    起码,在李斌看来,这湖州府通判比户部主事更适合罗洪载。

    而对锦衣卫张百户等人而言,惊扰仓场,本该发边的下场,如今却仅仅是不疼不痒的夺俸三月,依旧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种难以用单纯的对错、好坏来评价的事情,倒是不会引起李斌过度的忧愁。毕竟,世间之事,从来都不是只看对错的。

    只是李斌在这件事的背后,看到了一种官场中人,始终无法避免的无奈。

    就好像自己如今的“疯癫”一样

    冤枉你的人,远比你自己都明白你到底有多冤。

    嘉靖不知道罗洪载冤枉吗?他肯定知道,不然的话,以嘉靖帝那极重权威。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惜与杨廷和等人斗争好几年的性子,对罗洪载这么一个“冒犯”了皇权的人

    他能同意给人放到湖州去?

    放自己的“仇人”去享福是吧?!

    黑白,是混淆的。对错,是不存在的。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两个字:需要。

    嘉靖需要罗洪载认罪,需要他有罪,所以他就必须有罪。

    正如眼下的自己,嘉靖需要自己得病。

    因为只有自己得了这个“癫症”,才能洗刷一切流言蜚语。将所有的传言,全部推到“嗷?你说李斌啊,他疯了你不知道吗?一个疯子,做点奇怪的事情很奇怪吗?”上边

    同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洗刷他嘉靖提拔李斌的“污点”:

    不是我嘉靖识人不明,而是这家伙他有病啊!这人,生老病死的,对吧?我是皇帝,不是特么神仙

    这人莫名其妙疯了,太医都确诊了,你们看到了吧?这不是我嘉靖的责任!

    李斌很清楚,若非自己现在对嘉靖还有用,若非自己之前表现得“很好用”,是那种真正能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的官儿。又恰逢如今的嘉靖,根基不稳,手里向他效忠的官儿不多。

    如今等待自己的,那决计不会是什么“癫症”。

    轻则罢官,重则

    李斌就不好说了。

    亦不太愿意去想这些问题。

    哪怕李斌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告诫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又不是为了他朱家江山,仅仅是为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以贪治明简介 >以贪治明目录 > 第78章 告病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