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点发工匠,修筑驿道
“大老爷,吏房求见!”
“请进!”
“禀知县老爷,您要的考核章程,刚刚拟好初稿,烦请老爷斧正。”
“好,本官看看,你先坐。正好,本官这边还有事找你,噢对了,再请兵房霍书办、户房洪书办及工房孙书办,还有杜县丞来一下。”
知县公房内,吏房的罗书办在恭谨侍立时,微微有些紧张。
如果说,之前朝日庭参时,他们对李斌忽然提出的工资上涨及末位淘汰制度这两件事,是有些懵逼的。那么现在,留给宛平县众人的情绪,最多的就是紧张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后,县衙不少人都品出了李斌这一套“萝卜大棒”小连招背后所表露出的信息。
能弄来钱,甭管他是怎么弄来的;又是怎么说服那些历来跋扈的勋贵交门摊的
这就说明,李斌肯定是个有能力,不好糊弄的主。
而后面趁势对县衙人事工作插手,亦表明眼前这位小知县,绝不是那种甘愿做个闲散老爷,政事都委托底下人办的昏官。
当这两点一结合,但凡跟过强势领导的人,或许都能理解罗书办此时的感受。
除了某些抖,受虐狂外,绝大多数的打工人,在强势领导手下工作都不会感到舒服。
同样的道理,放在李斌这边,那感受就截然不同了。
在提高工资收入的甜枣,外加末位淘汰的大棒下。哪怕现在自己并没有宣布对吏员群体的改革措施,但衙役三班的制度变化,显然让这群吏员们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般的压迫感。
重压之下,吏房制定的章程显然没敢糊弄自己。
基本上,自己刚刚所说的要点,都在眼前的章程上有所体现。
“做得不错,回头把吏房稽查的遴选、办事流程改一改就好。比如选拔上,除了你们吏房的人外,还可以委派其余各房的书办,乃至壮班的民壮,充当稽查。”
“这稽查的身份,委任时效,须得保密,稽查过程以暗访为主。人选上,本官提点建议,民壮稽查和书办稽查,二八开。罗书办觉得怎么样?”
在强势知县的高压,与这制度中,吏员阶级权柄扩大的双重加持下,罗书办根本想不到自己反对的理由。
“老爷英明,我这就回去再改一版。”
“此事不急,一会回去改改就是。本官这边还有要事,需要与诸位协商。”
在李斌说这话时,得到皂隶传召的县丞杜锋几人刚好到场。
招呼几人落座后,李斌拿起一简化版的京师、宛平舆图,发起新的话题:
“工房这边统计一下而今我宛平县能发木匠、铁匠、陶匠多少人。本官这边有点营造事,需要民匠配合。”
“回老爷,这事我工房刚刚统计过。”
工房孙书办闻言立马苦笑回禀:“昨日刚接内府御用监征调民匠四百人的札付。”
“好叫知县老爷知晓,我宛平每岁可发坐住匠2600人,轮班匠2000人。而今还可点匠,已不足一千之数。”
“怎得如此之多?这才四月啊?!”
工房孙书办的回答,直接给李斌的脑子干得有点宕机。
要知道,征发徭役,可不是全年的。理论上,户籍在宛平的坐住匠,每年仅需免费为官府服役一月;轮班匠三年一班,每班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三月。
也没听说今年宫内有什么大工程啊?
怎么就要把匠户“额度”都用光了呢?!
李斌脱口而出的惊叹,让孙书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讪笑作陪。
而在短暂的惊诧过后,李斌也知道。这无论是工部指派轮班匠服役,还是内府监局要人,都跟那“天要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