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绝对不低的商税
好一丈的中型漕船为例,一艘船需交税76文。而一艘这样大小的漕船,在去掉预留损耗的空间后,仅能运粮240石。
想要将十万石粮食,全部运到京师。这行商甲足足需要雇佣四百一十多艘一丈船,一次缴纳的船料税就达32两多。
此外,便是这三十税一的商税:货税。
如果选择在苏州缴纳,因其携带的损耗粮更多的缘故。算上备用的损耗粮,这会行商甲的船队中,存粮总量应为十二万石。
十二万石粮食,市值四万八千两,需纳税1600两。
假设他此时不交货税,仅缴纳船料税,拿到通行证后,一路沿运河北上。
途中他还要经过上新河关、扬州关、淮安关、徐州关、济宁关、临清关等等钞关。随着船队所处的位置,越来越往北,船队中的存粮在减少,但粮食的市价也在上涨。
最后在抵达京师时,如果他一路上都没有交货税,没能拿到完税凭证。那么他想要将自己这十万石粮食,送进京师,就只能在京师崇文钞关缴纳货税。
此时,他的存粮剩余十万石,粮食的市价来到了石米七钱。十万石粮,市值七万两,需纳税2333两。
行商甲很聪明,人脉也很广。
早在出发前,他就通过京师的熟人,探听到了京师最近的粮价变化趋势,并仔细计算过自己在何处交税所费最低。所以,他在出苏州时,就纳完了最低的1600两货税。此时拿着完税凭证,顺利将自己的十万石粮送进了京师。
然后开始寻找米行、粮店发卖
市价七钱的粮食,粮店、米行这些经销商因要赚钱,他们的收购价肯定给不到石米七钱。
经过反复的对比,行商甲找到了出价最高的一家粮店,他们给价:石米五钱五分。
行商甲爽快成交,然后开始盘算收益:
购粮时,十二万石粮食,花了他四万八千两。
此时卖出十万石,入账五万五千两。
毛利七千两。
七千两的毛利,减去1600两货税,还剩5400两。
然后这5400两还需要支付船队人工、船只租赁、船料税、码头搬工、临时仓储、京师力夫、车马行板车租赁等等费用
最后算下来,他的净利润,极有可能连四千两都做不到。
而这,还是李斌完全没有计算过他在纳税时,税吏会额外收取耗羡银、看船费等等灰色收入的情况下,他最终能得到的净利润。
这会再看那因三十税一的税率,所缴纳的至少1600两税银,还会觉得这税率低吗?
正因有明一朝,额定的商税绝对谈不上低的缘故,才会有大量的权贵都在逃避商税。
正因大量权贵都在逃避商税,所以,秦金才会如此恼怒。以至于恼怒到,不惜连夜将自己这个便宜爱徒,叫来府邸,一顿痛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