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着授宛平知县,抚民止乱
间就会跌回谷底。这将直接影响到嘉靖,这个最大地主的利益。
“回陛下,或可增调巡捕营兵丁上街巡防?”
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说,加上李斌自己也不想外城百姓入内城的事被打断。
于是乎,李斌只好s起“上保领导,下护百姓”的马科长,开始装傻充愣,打起马虎眼。
“启禀陛下,办事李斌言增调巡捕营一事,臣认为不可。其一,团营而今有待整肃,其兵丁未必能当此任;其二,南城乱局应当不会持续过久,增调巡捕,所费日高,得不偿失。”
李斌话音刚落,便有一兵部的官员站出来反对。
所谓巡捕营,乃成化年间所设,设立的目的也是为了整顿京师治安。巡捕营如今,定额200人,直接由团营军士调任,专司缉拿盗匪。
其职能与五城兵马司有重合,但更加得专一化。
由于巡捕营全员都是团营士兵的缘故,一个巡捕营的人力成本,几乎就赶上了五个兵马司的总和。
所以,这个建议被否决,李斌完全不意外。
“嗯那要不将其余中城、西城等兵马司的弓兵火甲,临时借调一批赴南城,暂听南城兵马司差遣,以肃清街面?”
“万万不可!”
又有一都察院的官儿跳了出来:
“启禀陛下,中城、西城等兵马司火甲本就没南城多。一旦从其余各城抽调,火甲于各坊间往来奔波,多有不便不说,臣怕南城局势未平,反倒惹得其他各城再生事端。”
“嗯有理!”
嘉靖帝不紧不慢地点了点头,他似乎一早就猜到了李斌会装傻充愣。
眼见李斌连提两个馊主意,一副阿巴阿巴的呆傻庸才模样,嘉靖也丝毫没有放过李斌的打算:
“京师,首善之地。南城生乱,顺天府、宛平县,难辞其咎。其中,尤以宛平知县李元芳(真叫李元芳,不是编的)办事无力,德不配位。着即罢黜,择机调外府同知。”
“今办事李斌,以脏罚契书筹得陵工所费,足见其才思敏捷、办事高效。着授宛平知县,抚民止乱,赐敕书奖谕,即刻赴任。吏部拟旨,勿要延误。”
嗯?
嗯??
本以为自己装傻充楞,嘉靖失望之下,应该没多少耐心会继续盯着自己不放的李斌,这会有点懵逼。
嘉靖的反应,的确体现出了他没多少耐心的事实。
奈何,李斌只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眼瞅着一个大麻烦即将落到自己头上,李斌正欲出班推脱。言说自己观政时日尚短,才疏学浅,冒然领受一县父母不妥云云。耳边便忽然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吾皇圣明”
当这整齐的呼声响起时,李斌那叫一个欲哭无泪。
这群该死的大臣,一个个的都不是好人啊!
正常来说,外朝官的任命得由吏部文选司走“常选”流程。如自己今天这样,被皇帝直接任命的,通常被称为“特简授官”。
如果不是皇帝的权威极重,让人不敢反对。这种“特简”,还是直接插手外朝文官的人事安排,通常都会招致文官集团的集体反对。
什么六科封驳,吏部拒不拟诏等等,有的是办法给皇帝看看什么叫“非暴力不合作”。
然而,在肉眼可见的麻烦差事面前,这群人显然没什么文人操守。
答应得那叫一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