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京师初变,夜香带火的生意
人买走。均价一万一千两,远超李斌原本的预计。
而这两位买家,一位来自英国公府,另一位则是中军都督府同知陈万言。
英国公府来买,李斌不意外。谁让人英国公府在教忠坊呢?
有道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这英国公府所在,与江、钱二宅所处的大时良坊一东一西,相距甚远。
就是群租房会招致喧闹,那被吵到的、被夜香味恶心到的,也不会是他英国公府。并且,以英国公府在勋贵中的地位,他们也不怕别人有意见。
至于陈万言
好吧,这家伙八成是穷疯了。
五十多岁的河北老秀才,一直到女儿嫁了皇帝,这才飞黄腾达起来。
用某位“三口一头猪”的话讲:他就是穷得时间太久了
骤然富贵起来,正想炫耀呢,立马就被现实啪啪打脸:
想交好京中文官?对不起,你什么学历哦不,你什么功名啊?
秀才?去,和小孩(监生)坐一桌去!
想交好勋贵武官?对不起,你什么档次?
有爵位吗?能世袭吗?能世袭罔替吗?
头上顶着文秀才的帽子,屁股底下坐着五军都督府的椅子,这陈万言别说是炫耀了。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这个国丈过得憋屈,过得里外不是人。
勋贵讲底蕴、讲家业,他比不过;文官讲功名、讲德望,他亦比不过。
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功名这块五十多岁都没考上举人,陈老秀才八成也是认命了。
既然文采拼不过,那他所能努力的方向,也就只有攒家底这么一条路了
李斌的任务,到此初步告一段落。
三套宅子,共入账三万六千两。
在办好了两万两白银出库南下的事宜后,李斌又用六千两从楚湘米行以及苏松米行购入了一万石新粮,存入东安门仓。并新写了一张六千两的借支欠条,盖上湖广司印后,转交广西司。最后剩下的一万两,则规规矩矩地划入内帑。
受李斌带火了群租房生意的影响,往日里门可罗雀的广西司,此时也一跃成为户部衙门里最受欢迎的部门。
各种宴会的邀请,几乎堆满了广西司的班房。
曾经,脏罚库里的东西不好卖时,黄郎中愁。现在,东西太好卖,黄郎中更愁。
能将请帖送进户部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个背后不是京中大员?朝中勋戚?
无论他答应谁,拒绝谁,都免不了得罪人。
每天都在发愁到底该挣谁的银子的黄郎中,根本顾不上李斌偷偷摸摸地又从他广西司借走了六千两这种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