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只怕他们不够贪婪
沉默,是此时秦侍郎班房中的主题。
惊讶,已经说得太多了。
可即便说过多次的惊讶,也依旧难以形容秦金此刻复杂的心情。
追求效率的秦侍郎,在经历过难得的沉默后,他忽然问了李斌一句话:
“既然你深知此事,困难重重,又为何要这么做?还有你所言私心”
秦侍郎忽然悠悠地叹了口气,隐约间,他已经有点猜到李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了。只是,他尚且还不能确定。
当李斌逻辑清晰地将引外城百姓入内城一事,分析得头头是道,且几乎都有理有据时,秦侍郎再结合李斌最早开启这个话题时的发言
即便此时他依旧无法置信,但理智、直觉,都在告诉他:李斌绝对想到了他所想的那一步
“今朝日艰,晚生于户部观政,便是时日不久,亦能感受到那股山雨欲来的压力。”
看着秦侍郎那双精明的眼睛,李斌的直觉也在告诉李斌:眼前这人,似乎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最终图谋。
在短暂的犹豫后,李斌决定赌一把!
“今日已是四月初六,天依然是旱的,河依旧是枯的便是转由遮洋船队输送米粮,亦有漂没之事频发。晚生斗胆,问左堂大人一句:吾等真的备足了米粮?真的做好了应对此次,粮食减产、流民聚集之危机的准备吗?”
面对李斌的提问,秦金的回答只有沉默。
他的确回答不了李斌的问题,他秦金只是个户部侍郎,又不是特么的哆啦a梦。
天不下雨,他能怎么办?
能纳税的田,被皇庄、被勋贵、被士族大肆侵吞。以至于,洪武年间,鱼鳞册上还记有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多的田土,早在弘治十五年时,便仅剩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零五十八顷九十二亩
足足少了一半多能纳税的田土,直接导致地方财政、中央财政都少了一半以上的收入。然后,中央财政为了能够运转,疯狂抽血地方;紧接着,地方为了能够运转,又疯狂加耗百姓。
简直可笑至极!
都特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口持续增长,按理说,土地应该是越开垦越多。结果在这“沟槽”的大明,田地,反而越来越少?!
同时,随着宗室开枝散叶,各种开销还在近乎无限度的上升。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当朝嘉靖帝,闹个“大礼仪”,为求得宗室支持,依旧在不管不顾地疯狂给宗室加俸。
他,又能怎么办?!
正如,犹豫,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态度那样。沉默,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回答。
而看到秦金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那无言以对的表情,李斌暗暗在心中松了口气。
知道沉默,知道没法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随便扯点冠冕堂皇的话语来搪塞自己,那就说明,眼前的秦金,秦侍郎,良心未泯。
他知道,在如今这北方多地都受旱灾影响的情况下,若是单靠江南供应,根本就解决不了大明北方的粮食危机。只是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李斌,其实也没有
“晚生再斗胆,敢问左堂大人一句:既然局势已糜烂至此,为何还要命云南司协调遮洋总,便是已漂没漕粮两万余石,依旧不停?”
与之前一次提问不同,这次,李斌没有等待秦金回答,便继续说道:
“晚生与秦左堂所想一致,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京师,乃大明中心,更是居于我朝北疆。一旦北地欠收,百姓无粮、当地无粮,为了求活,他们便会向着京师汇聚。寻找赖以为生的活干也好,祈求有那心善富户搭棚施粥也罢。”
“一旦京师有游民汇聚,城门必将关闭。到了那时,大量游民只能聚集在城外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