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观政进士报贪墨
前给自己分配办公桌位的王俊良,王主事。与后世职场中的“老带新”类似,观政进士在进入六部、通政司等中央各部时,通常也会有一名老官员充当其“职场导师”。
“王主事,晚生这边发现点情况。”
与在秦侍郎的班房时那样,李斌在王主事的办公桌前约一丈远的地方站定。口称“晚生”,态度恭谨。
观政进士不许称“臣”、不许称“下官”等官员专用的自称,不得僭越官服。《大明会典》中更是明文记有“进士观政,必诣堂官处行庭参礼,违者以‘不敬上官’论处。”,直接将“态度问题”上升到了“行政规范”的范畴。
容不得李斌不谨慎。
“噢?汉阳啊,你那边有何异常啊?”
与李斌的谨慎相反,王主事的态度就随意多了。由于李斌未取表字的缘故,便以籍贯汉阳府汉阳县的汉阳为号,回应李斌。
“晚生刚刚校验西宁茶马的收支,发现他们的账册有些问题。”
“是字迹潦草?还是格式不规啊?”
听到李斌的话,王主事并未太在意。反而规劝李斌:“若是些许凌乱,将就过了便是。毕竟山陕之地,路途遥远,车马劳顿不说,这凭添的人马消耗,那也是民脂民膏啊。户科那边,也不会太过计较的。”
按照洪武爷,八八哥的设计:户部稽核地方,六科中的户科,稽核户部。
换而言之就是,一旦李斌这边,过了西宁茶马司的账,移交照磨所复审,并送户部大堂用印后。那么,西宁茶马司便算是交差了!没问题了!
当照磨所拿着这份账册去户科备案,准备领取账册进黄册库存档的堪合时,户科的给事中们觉得这份账册有问题,那责任,或者叫“黑锅”,就是户部的了。
那么,问题来了!
照磨所,常设照磨一人,正九品;检校一人,从九品;外加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书吏若干
就这么一群大猫小猫三两只的地方,有多大的肩膀能背起这么一口大锅啊?
照磨所的复审,更多聚焦于公文格式的规范性方面。
只要文书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涂改、潦草等问题,照磨所的复审通常不会有任何难以通过的问题。同样,对文书内呈报的实务内容并不负责的照磨所,自然也是一口天然的“不粘锅”。
任谁都别想把稽核失误的锅,扣到它的头上。
但户科,却与“懒散”的照磨所截然相反。这帮子给事中,每天干的工作就是“找茬”。不仅找户部的茬,其他各部,但凡他们觉得有点问题,甚至都不需要证据,都能“风闻奏事”
对于户部众人而言,这帮给事中,不亚于孙大圣头顶的紧箍咒。
寻常的户部官属都怕的人,放在李斌这个观政进士身上
王主事自然而然地便认为,李斌是在害怕他审核的茶马司账册,无法通过户科那关。
虽说户部文牒在户科堪合时被打回,并不是新鲜事,但肯定是会对其观政期的表现,有负面影响的。
能做京官,谁又愿意最后考核结果不好,被外放地方呢?
可令王主事没想到的是,李斌下一句就是:
“不是格式问题,王主事。是贪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