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科进士进户部
嘉靖二年庚申(三月十九)日,赐进士宴于礼部,成国公朱辅主席。因恰逢武宗皇帝朱厚照两周年祭日,特免去簪花和奏乐。
嘉靖二年壬戌(三月二十一)日,赐状元姚涞朝服冠带,诸进士宝钞。
嘉靖二年庚午(三月二十九)日,授第一甲进士姚涞为翰林院修撰,王教、徐阶为编修。同日,二甲李斌,辞馆选,着户部观政
嘉靖二年辛未(三月三十)日,户部上言:国家令番夷纳马,酬之以茶,名曰差发,非中国果无良马而欲市之番夷也,亦以番夷中国藩篱,故以是羁糜之耳。
自金牌制废,私贩盛行,各番不中马而自得茶,边吏不能禁,顾私委所属抽税马。且贩者不由天全、六番故道,私开小路,径通嗒葛,而松、茂、黎雅私摘尤多。
自是茶禁日弛,马政日坏,而边方曰多事矣。
今宜严禁私茶,陕西责之巡茶御史,四川、湖广责之守巡兵备,一切市茶,未卖者验引,己卖者缴引截角。
凡引俱南京户部印发,郡县无得檀印,痛革私税,一归于批验茶引所茶课司。
其总镇、守备家人、头目豪贩者,抚按论劾无赦。
仍以大明会典及律例所载申明榜示。
同日,一名头戴网巾,身着圆领大袖衫的青年人,正迈着中正平和的脚步,来到了京师奉天门外的户部衙门。
“劳烦通禀,二甲李斌,前来户部观政。这是手本名帖与堪合。”赶在衙门口的门子开口问询前,那年轻人便微微拱手,道明来意。
“不敢当大人一声劳烦,小的这就引您进去。”
年轻人本就一副士子打扮,在见过名帖与礼部颁发的堪合后,门子的脸色立马变得讪媚了许多。
先是弯腰作揖,后欠身于李斌身前引路。
“辛苦了!”
李斌微微点头,不顾那门子略有惊异的神情,迈步跟上。
两人沉默地穿过户部大门,进入户部衙门的外院。印入李斌眼帘的是一大两小,三扇镶嵌在院墙上的门楣。
其中,最大的一间门,为仪门。日常关闭,只有在重大仪式,比如接圣旨时,才会开启。想要进入内院,只能走另外两侧的东西便门。
除此以外,在外院,东西便门的两侧,亦是坐落着些许屋舍。不少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青布盘领衣的吏员,正频繁地出入其中。
“李大人,可是第一次来户部衙门?需要小的为您介绍一二吗?”
李斌那好奇的,四下打量的眼神,根本瞒不过惯会察言观色的门子。许是想到不久前,李斌那温和的态度,门子大胆地提了一嘴。
“那是再好不过了,辛苦你了。”
眼前的户部衙门院落,与李斌前世曾经参观过的明朝县衙院落,布局基本一致。但既然有“本地人”当向导,李斌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哎哟,大人太客气了。这都是小的们应该做的这外院呢,主要就是书吏、典吏,还有我们这些门子、皂隶的班房。以后您上值的地儿,在内院,我这就引您进去”
引着李斌由东便门进入内院后,门子继续介绍着:“这正前方,戒石坊后面就是咱们户部衙门大堂。平日里只用于朝会和奏事,除此以外,就是各省布政司的岁计册到京时,会在大堂核验、盖印。”
“东边这片,是十三清吏司班房,从二进院一直延伸到三进院内里;西边则是司务厅、照磨所。各仓各库以及宝钞提举司,则在最后,燕居堂的后面。按制,您现在应该先去司务厅,拜访张、王二位司务。”
跟着门子介绍的话音,站在戒石坊处,环顾了一圈忙碌的户部各职能部门办公点后,李斌点头转向司务厅。
户部司务厅,颇有点前世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