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烧些泥巴玩玩

    他忽然想起了一些关于平地烧陶的东西。那时候他认识了一个西南的少数民族的女孩子,为了了解这个女孩,他特意查了查女孩家乡的资料,结果就有他们还会土法烧陶的说法。他还问过女孩这个事情,女孩说了一句“很简单啊,就堆在地上烧啊”,后面依稀记得女孩还说“盖上就可以了”。王川后来无意中了解到,这就是传说中的馒头窑的烧陶法。

    可惜的是,他们仿佛就聊了这些,如果能聊聊其他,说不定他也不会在家救什么猫咪了,他现在就可能在西南的山沟里烧着陶瓷,身边跟着一个被那些山水滋润得外表温婉,内心火热的……好吧,不想那么多了,烧陶吧。

    陶艺在后世有诸多讲究,不过王川知道,如果对陶器没有什么要求的话,烧陶说透了不过就是把捏好的泥巴烧成型而已。部落最重要的还是要先有不是?追求质量那是满足了基本的使用要求以后的事情。

    既然这么打算了,什么黑陶土之类的就不用去找了,挖窑的位置正好有很多泥土,用竹管引水过来,就地和泥制胚,顺便让孩子们把柴火也捡过来,就在这里烧制好了。

    部落的孩子对于烧泥巴玩显然兴趣很高,肉烧一下可以吃,不知道泥巴烧了能不能吃?很想知道,那就听话乖乖捡柴火吧。

    没有工具就不筛土了。壮牛力气大,和泥的工作就交给他了,让他同时把泥土中的砂石枝叶找出来,他还是能做到的。

    制胚这个事情也不用自己独立完成,旁边还跟着一个什么都想学的孩子呢。不教她一下说不定还会急。那就让她一起干吧。

    壮牛将泥和成面团状后,先教灵捏碗。没有什么转动器,这个碗能捏出个圆就行,厚度也差不多就可以了。部落的人饭量大,口径要大一些,其他的就没有要求了。至于上面有个豁口啊,有个指纹啊,那都不是事。事实上,灵捏出来的碗还是很完美的,和后世的也差不了多少。

    初次烧陶,也不打算烧太复杂的。有了碗,再烧几个能煮汤的盆就差不多了。顶多加几个汤勺完事。

    汤勺随手捏几个就行。盆就要大约考虑一些尺寸,然后先捏好盆底,再用盘条法一层层捏起来,把盆捏到足够高度了。

    陶盆捏了六七个,陶碗捏了六七十个,长柄的勺子十来个,这应该就差不多了。

    捏好的东西放在废窑洞里阴干一天。第二天就在地上铺上两米见方,一尺来厚的枯枝干柴,把陶胚从大到小堆上去,盖上干草,用淤泥把整个陶堆糊个结实。只留一个点火口和在顶上插几个小孔冒烟。把火点上以后,连点火口都封上。剩下的就看老天的心意和自然反应规律了。

    馒头窑上的小孔在孩子们的目光中冒了两天的烟。终于不再冒烟的时候。王川小心翼翼的敲开了外面已经变得很硬的泥封。王川觉得新婚之夜掀开新娘的盖头也不过如此。好在泥封之下的黑灰里并非只剩下一堆土疙瘩。

    孩子们对这些黑不溜秋,看着就不能吃的东西很是失望。他们看不出这些陶器的好坏,不知道王川嘴里念叨的什么下回应该把筛土是什么鬼,也不知道王川一脸欢欣的说这回有汤喝的汤在哪里。对王川一再要求的的什么小心轻放更是不理解了。

    一个孩子拿过碗不明所以得看了半天,敲了敲觉得这个碗有点硬,仿佛想明白了什么一样就学着大人打磨石器一般把它砸到石头上了。他蹲下正准备从碎片里挑选适合的尖块的时候,两根藤条马上狠狠地抽在他露出来的光屁股上。

    这回是男女混合双打。捏了好长时间泥巴的灵出手一点都不比王川轻。

    伴着孩子凄惨的哭声,这回大家都知道小心轻放是怎么回事了。

    这一窑的成功率还算不错。六七十个碗胚,成功了五十几个,六七个陶盆,也只有一个裂开,一个崩口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史前崛起简介 >史前崛起目录 > 第16章 烧些泥巴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