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心学习,肯下功夫,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教学相长,这个古老的道理在现代依然适用。
5月底的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达到了615分。
这个分数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从2月份的385分到现在的615分,我整整提高了230分。
这个提升幅度在全市都是罕见的。
更让我高兴的是,我的班级排名已经上升到第5位,年级排名进入了前50。
按照这个成绩,我已经具备了冲击985高校的实力。
张浩然依然保持第一名,这次考了698分。
虽然我们之间还有83分的差距,但我并不气馁。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
只要我每天都有进步,就是最大的胜利。
晚上,我照例坐在电脑前复习功课。
那台老旧的电脑依然卡顿,屏幕依然模糊,但我的心情却无比平静。
我已经学会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无限的可能。
我已经证明了,真正的教育公平不在于硬件设备,而在于学习的机会和资源的获取。
而在信息时代,只要有网络,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
关键是要有发现的眼光,坚持的毅力,和分享的精神。
7
6月份,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学校终于确定了开学时间。
所有高三学生于6月15日返校,进行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复习。
班主任刘老师在群里宣布这个消息时,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经过四个多月的网课学习,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熟悉的校园。
返校的第一天,我走进久违的教室,看到了久别的同学们。
但我发现,疫情期间的差异化学习效果在这里显露无遗。
张浩然依然精神饱满,谈吐间透露出强烈的自信。
他的桌子上摆着最新版的各科教辅资料,笔记本也换成了最新款的MacBook。
而班里的一些同学,明显憔悴了许多。
有的因为长期在家学习缺乏监督,成绩大幅下滑。
有的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正常参与网课学习。
有的因为缺乏自制力,整个疫情期间基本荒废了学业。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虽然穿着朴素,用着老旧的设备,但精神状态却非常好。
四个多月的高强度学习,让我养成了极强的自律习惯。
而且,通过网络学习,我掌握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方法。
第一次返校考试的结果验证了我的判断。
我考了632分,排名班级第3,年级第32。
这个成绩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秦昊,你疫情期间是怎么学习的进步这么大
我都不认识你了,简直像换了个人。
你这成绩,清华北大都有希望了。
面对同学们的询问和惊叹,我只是淡淡一笑。
我知道,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深夜的挥汗如雨,是无数次对困难的不屈服。
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班主任刘老师专门找我谈话。
秦昊,你的进步让所有老师都感到惊讶。你能给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学习经验吗
于是,我在班会上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历程。
从最初的网络卡顿、设备落后,到主动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