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竹条该换了,等他归家了再换,换竹条的边角料还能再给儿子做个精致点的小竹马。

    张婶喝完茶,喜滋滋的,转头又上了驴板车,把车上的两筐枇杷拉去集市上卖。

    待张婶走远了,阮娘子还有些愣愣的。

    几位茶客也背上行囊沿着官道走了。

    阮娘子想了想,依旧扎起袖子,将茶灶里改了小火,坐到织布机前一边织布,一边等客人。

    这茶摊当初投了三两银子,如今已挣得五两多,若是阮郎归家没个好营生,就好好经营茶摊,也免他做工太过辛苦劳累,自己识得几个字,能算帐,两人一起好好过日,和和美美就行。

    日头西下,阮娘子收了摊,从巷子里接了七岁的阮云长,又赶回自己家小院。

    阿娘,你今天看起来很高兴。阮云长狼吞虎咽吃着,桌上阿娘拿枇杷细细炖了、骨软皮烂沁透了汤汁的红烧肉。

    白白胖胖的米饭拿肉汁浇了,格外香甜。家里买不起糖,便拿枇杷和肉一起炖了,滋味也是美妙。

    阮娘子摸摸自己的脸:是吗张家婶婶说你阿爹可能要回来了。

    哦,回来就回来呗,我现在给刘地主家儿子做陪读,没他过得也挺好。阮云长瘪瘪嘴。

    好什么好,你才七岁,一旬归家一次。刘地主心善,选了三个陪读给他家的独苗,你年岁最小,万不可好大喜功,争强好胜出风头,知道了吗

    什么叫好大喜功

    就是爱炫耀,爱显摆。荀子劝学篇里说过,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刘地主让我也教教他儿子呢,包吃包住还给发钱,我难道应该藏私吗

    阮娘子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阮云长:教是该教的,但要有分寸。你是去陪读,不是去抢风头的。况且我们家既无权势,也无依靠,人家愿意收你做伴读,是人家心善给口饭吃。你只用心学习,不可闯祸。

    阮云长点点头:哦,我知道了,阿娘。我不会乱来的。

    说罢夹了块肉放进阮娘子碗中,道:阿娘,你也吃。

    阮娘子欣慰地笑了笑:阿娘知道你懂事。只要你和云升平平安安,娘就心满意足了。

    夜里熄了灯,帮阮云长掖了掖被角,阮娘子翻来覆去还是睡不着。

    披衣起身打算去看看院里的鸡鸭,忽地吹来一阵风,远处院子里的狗叫了一声,又不叫了。

    检查好鸡舍,阮娘子回了房,坐在阮二郎专为她打的梳妆台边,发起了呆。

    点了烛火,摸出一柄小铜镜,对着光细细照来。岁月还是优待她的,虽是操劳了些,却好在两个孩子都早慧懂事,并不劳心,邻里不多,贵在相处和睦互相帮衬。

    正想着,却见烛火朦胧中,鬓边有极细的一丝银光,拿手拨了,竟是两三根白发,她瞪大了眼,将那白发捋出来拔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吹了烛火打算歇下。

    朦朦胧胧间似乎有人唤她,她拼命想应一声,却怎么也醒不过来。

    data-faype=pay_tag>

    第二日,茶摊上来了几个官差,正是准备去南边村子镇里传公文的,和阮娘子说了几句,这才知竟是后日便会有归乡的将士到了。

    后日,后日,后日便要到了。

    本是件喜事,阮娘子却不知怎么的,恍惚间将手烫了下。

    阮二郎今年还未有信寄到,许是想着将要归家,省些银钱。

    六七年未见了。

    次日官道旁的茶摊早早就收了摊,阮娘子去将上学的阮云升接回了家,给兄弟俩去镇上裁了身新衣,临到自己,却不知是鹅黄色的好,还是那湖蓝色的好。

    阮云升抱着阿娘买的蜜饯果干,后头跟着咬糖葫芦的阮云长,阮云升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阮郎家书简介 >阮郎家书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