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到我厢房门口,太子突然从袖中取出一物——一枚白玉佩,雕着精细的梅枝图案。
拿着。他将玉佩放入我掌心,等我回来。
玉佩触手生温,正面是梅花,背面刻着一个小小的珩字——太子的名讳。
我攥紧玉佩,感受它边缘硌在掌心的微痛。
殿下何时启程我问。
卯时。他顿了顿,不必来送。
我知道他是不愿我看到他披甲出征的样子,怕我更加担忧。
但我也知道,我一定会去。
好。我撒谎道。
太子深深看我一眼,忽然抬手轻拂过我额前碎发。
这个动作如此自然,却又如此亲密,让我心头一颤。
睡吧。他收回手,转身离去。
我站在门前,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长廊尽头。
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最终与夜色融为一体。
那一夜,我辗转难眠。
手中紧握玉佩,脑中全是他的琴音和那句君子一诺,生死不负。
天蒙蒙亮时,我才迷迷糊糊睡去,却梦见太子站在血海中,朝我伸手,却怎么也够不着。
惊醒时,东方已泛白。
我慌忙起身,顾不得梳洗,抓起一件外袍就往外跑。
东宫正门广场上,军队已列队完毕。
太子一身银甲,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他正与赵风交代什么,神情肃穆。
我躲在廊柱后,不敢上前,只是贪婪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想要刻进记忆里。
号角响起,大军即将开拔。
太子翻身上马,动作利落如行云流水。
就在马儿扬蹄的瞬间,他忽然回头,目光精准地落在我藏身之处。
即使隔着一段距离,我也能感受到他眼中的复杂情绪。
他想说什么
责备我不听话
还是…与我道别
最终,他只是轻轻颔首,然后调转马头,绝尘而去。
我望着军队远去的烟尘,直到最后一个黑点也消失在地平线上。
掌心玉佩已被汗水浸湿,我却攥得更紧,仿佛那是唯一的依靠。
回到厢房,我发现案上多了一个锦盒。
打开一看,是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和几册空白书卷。
最下面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是太子熟悉的笔迹:
无聊时,可写些诗文。待我归来,再与你品评。
我捧着纸条贴在胸前,泪水终于决堤。
那不只是离别的悲伤,还有被珍视的感动。
他知道我喜文墨,怕我独自等待的日子难熬…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记事的习惯。
每天写些琐碎见闻,偶尔附上几首小诗。
我想象着太子归来时,我们并肩坐在书房,一起翻阅这些文字的场景。
那成了支撑我度过漫长等待的精神支柱。
三个月过去,边关捷报频传。
太子率军连战连捷,敌军节节败退。
朝野欢腾,皇上甚至开始筹备凯旋庆典。
我每日去佛堂上香,祈祷太子平安。
有时夜深,我会取出玉佩贴在脸颊,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远方他的温度。
直到那个阴沉的冬日午后,一切都变了。
6
腊月初八,民间称为腊八节,本该是个喜庆日子。
清晨,我如常去佛堂上香,为太子祈福。
过去三个月,这已成为我的日常。
佛堂的师太都认得我了,每次见我进门,便会默默点上一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