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种奇异的空白。
师父。他开口,声音因干渴而微哑,我想…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他没有说出家,这个字眼在此刻显得太过沉重和决绝。
老僧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似乎能穿透皮相,看到更深层的东西。他没有询问原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客套,只是微微颔首,脸上古井无波。他放下手中的扫帚,那扫帚的竹枝因为长年累月的使用,末端已经磨得发白、分叉。老僧弯腰,将扫帚柄掉转过来,递向李哲。
会扫地么,博士老僧的声音平淡无奇,像是在问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问题。
李哲愣住了。博士他怎么会知道这个称呼与眼前这古旧寺庙、粗糙扫帚形成的反差,大得令人一时无法反应。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腕上那块即使在爬山时也未摘下的精密腕表,钛合金表壳在透过松针缝隙漏下的阳光里,反射出一点冰冷的、格格不入的金属光泽。
他迟疑了一瞬,伸出手,接过了那把沉甸甸的扫帚。竹柄粗糙的纹理摩擦着他从未干过重活的手掌,带来一种陌生而真实的触感。
会。他低声回答,声音干涩。随即,他弯下腰,模仿着老僧刚才的动作,开始笨拙地挥动扫帚。竹枝刮过青石板,发出刺耳的、毫无节奏的嚓啦声,与他预想中那平和舒缓的沙沙声截然不同。几片枯叶被扫帚带起的风掀动,打着旋儿飘开,反而飞得更远了些。
老僧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费力而不得要领的动作,那双清亮的眼睛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微澜,如同深潭投下了一颗微小的石子,旋即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他没有指点,也没有离开,只是那么看着。
---
晨钟低沉而悠长的余韵,如同有形的水波,还在清冷的空气中缓缓荡漾,最终彻底融入山间的薄雾里。云深寺简陋的禅堂内,光线晦暗。几缕微弱的晨曦,艰难地穿过窗棂上糊着的旧纸,在坑洼不平的泥地上投下几块朦胧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旧木料、香烛残烬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
李哲身着宽大的灰色海青,盘腿坐在一个同样破旧的蒲团上。蒲团里的填充物似乎早已板结,硌着他的腿骨,带来一阵阵酸麻。他竭力模仿着旁边几位僧人挺直腰背、眼观鼻鼻观心的姿态,试图将心神沉入这佛门最基本的功课——打坐。
然而,那浩瀚的佛经世界,却在他受过最严苛逻辑训练的头脑里,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
如是我闻…
早课时诵念的《金刚经》字句,此刻如同拥有生命的符咒,在他脑海里自动拆解、重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字句在脑中旋转拆解。梦幻泡影露电这不正是物质在极高能态下呈现的、短暂到无法捕捉的量子态那些在粒子对撞机中被证明存在的、寿命以飞秒计的不稳定粒子,不正完美对应着这如露如电的形容所谓空性,难道并非虚无,而是指粒子在未被观测前那叠加的、概率性的、非实体的波函数状态佛经的文字符号,在他眼中扭曲变形,化作一道道复杂的薛定谔方程、概率波函数图,在意识的虚空中疯狂演算。他试图抓住那经文中描述的空,但每一次接近,那空便在他强大的逻辑推演下,分解为更基础的粒子、场、相互作用力,分解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和波粒二象性构成的迷墙。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量子纠缠的幽灵作用超距的、非定域的关联心念的起灭,是否也遵循着某种尚未被发现的量子相干性法则大脑神经元突触间的电信号传递,那微弱的量子隧穿效应,是否就是心的物理基础妄念如野马奔腾,思维的藤蔓在量子力学的维度上疯狂滋长、缠绕,试图用已知的物理框架去解构那超越框架的心。
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并非因为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