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在路上
在路上
乐峰带着那张承载着厚望的歌曲手稿,一头扎进了滚石香港顶级的录音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更像是一场对音乐的精心锻造。
陈启泰总监以极高的标准操刀制作。录音棚里,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三个乐手在乐峰的清晰阐述和陈启泰的指导下反复打磨着编曲的细节
《蓝莲花》开篇清越的吉他分解需要更空灵的共鸣;《生如夏花》副歌的鼓点与贝斯需要更具冲击力的律动层次;《平凡之路》中刘宇龙乐队的键盘部分,在和弦色彩的转换上与原声吉他的配合出现了微妙的违和,他们与乐峰、陈启泰一起反复调试,最终乐峰灵机一动,建议将键盘的铺底音色改为更具流动感的电子音色,与双木吉他的质朴相得益彰,效果惊艳。
刘宇龙这三人表现的很出色,而这也是他们
在路上
拍摄《生如夏花》高潮段落时,梁导要求乐峰冲进海浪嘶吼。连续ng五次后,他脱掉浸透的衬衫赤膊上阵,嘶哑的嗓音与涨潮声浑然一体。冯茜悄悄用相机拍下他跪在沙滩上喘息的侧影,这张照片后来成为她钱包里的秘密珍藏。
历经十天,专辑《在路上》终于完成所有后期制作,达到发行的水准。郭冬芸大手笔地包下尖沙咀一家高档餐厅的露台,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滚石高层、参与制作的乐手、编曲师、刘宇龙乐队成员以及被邀请的媒体朋友齐聚一堂,维港夜景璀璨,与觥筹交错的喧嚣相映成辉。
乐峰作为绝对的主角,自然被众人簇拥着敬酒祝贺。他穿着郭冬芸为他挑选的合身西装,少了几分少年稚气,多了几分自信的锋芒。
冯哲父女也被邀请参加,冯茜穿梭于宾客间,穿着得体的小礼服,笑容明亮,但眼神总是不自觉地瞟向被围在中心的乐峰。她看到他从容应对着各方赞誉,脸上虽带着笑,眼神深处却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游离,仿佛这里的喧嚣并非他的归属。狗仔的闪光灯不时亮起,乐峰的名字连同这张备受期待的专辑,正悄然成为娱乐版面的头条新闻素材。
晚宴过半,推杯换盏的热闹稍稍冷却。乐峰悄悄推开厚重的露台玻璃门,避开喧嚣,走向后方一条稍显安静、通向紧急通道的走廊,想透口气。港夜的风带着凉意,吹散了酒意。
他刚站定不久,身后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回头,是冯茜。她脸颊微红,显然也喝了点酒,步伐却依然轻盈。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手包,看着乐峰:“躲在这里干嘛?主角可不好当啊。”语气轻松,眼神却亮得惊人。
“出来透透气。”乐峰笑了笑,“你呢?”
“看你溜了,就跟出来了。”冯茜很直接,她走到乐峰身边,也倚着栏杆,看着下方城市的光海。
两人沉默了片刻,维港的灯光在夜空中无声流淌。刚才在宴会厅里积蓄的情绪,在此刻安静的空间里陡然清晰起来。从录音棚外的张望,到庙街夜市的烟火气,再到此刻的并肩而立,无数画面在冯茜心头闪过。
“喂,”冯茜忽然侧过头,声音比夜风还轻,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你录完《蓝莲花》那天,我在外面听着……就觉得,你和这里的所有人,都不一样。”她顿了顿,似乎在鼓起勇气,“还有那天在庙街,你说要‘抓住机会改变命运’的样子……很……”
“很什么?”乐峰转过身,面对着她,心跳莫名加快了节拍。走廊幽暗的灯光下,冯茜的眼睛亮如星辰,补过口红的唇色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艳。他想起第一次见时觉得她骄矜,后来又觉得她沾着酱汁的样子可爱,此刻的她,却让他的视线无法移开。
“很帅。”冯茜脱口而出,脸颊瞬间更红了,却倔强地没有躲闪他的目光,反而微微仰起了脸,“让人……挪不开眼。”
乐峰看着近在咫尺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