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老刀的语音,带着浓浓的睡意:龟儿子,看到没‘同城核心’战队新人首周达标奖,一万块!老子给你申请下来了,赶紧滚去睡觉,明天还有30单等着呢!
陈小山猛地抬头,看向老刀宿舍的方向,窗户里漆黑一片。他又看看周雨桐,她正抱着孩子,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手机屏幕上的转账信息上。
雨还在下,弹子石老街的灯火在雨幕中明明灭灭。陈小山突然觉得,这爬坡上坎的外卖人生,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爬。至少,他不再是一个人在爬。
他帮周雨桐把孩子抱上出租车,轻声说:快回医院吧,孩子要紧。
周雨桐看着他,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鞠了一躬。出租车驶进雨幕,尾灯像两颗跳动的红心,渐渐消失在长江边。
陈小山站在原地,雨水顺着脸颊流下。他摸出老刀给的笔记本,上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字:码头的兄弟,有难同当。
终端又响了,是明天的第一单派单提示,地址是长嘉汇6号楼,3102。备注里写着:师傅,谢谢你,明天早上想给孩子订碗鸽子汤,麻烦你了。
陈小山笑了笑,跨上电动车。前路依旧是爬坡上坎,但他突然觉得,这坎,爬得有了点滋味。
只是他不知道,老刀宿舍的窗户后面,老刀正拿着手机,看着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刀哥,谢谢你的一万块,周雨桐那边我会盯着,你自己也多保重。
老刀叹了口气,把手机塞进枕头下,摸出枕头下的X光片,上面是他那条被集装箱压断的腿。窗外,长江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载着无数个像他和陈小山这样的人,在生活的激流里奋力向前。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南山别墅区的云顶庄园里,那个穿丝绸睡袍的女人正在打电话:……对,就是那个送外卖的小子,看着挺可怜的,帮他申请了新人奖……什么一万块哎呀,我上个月买包还花了三万呢……
电话那头传来毕恭毕敬的声音:是是是,夫人菩萨心肠,我这就去办。
女人挂了电话,拿起桌上的蓝玫瑰,轻轻嗅了嗅。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天边露出一丝鱼肚白,照亮了她手腕上价值百万的翡翠手镯。
陈小山骑着车,迎着初升的朝阳,驶进弹子石老街。王大爷的老茶馆已经开门了,竹椅上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茶,茶盖朝外斜斜地靠着,像在等待某个晚归的人。
他不知道,这骑手江湖的生存法则里,除了汗水和技巧,还有着他尚未看懂的复杂经纬。而他和周雨桐的故事,才刚刚掀开新的一页。
第四章
橄榄球赛场上的逆袭
南岸区的七月流火,把弹子石老街的青石板烤得能煎熟鸡蛋。陈小山蹲在老茶馆门口,用冰镇矿泉水敷着晒得蜕皮的后颈,看着墙上新贴的红榜——首届南岸区骑手运动会的通知,落款是区总工会和蜂鸟即配重庆分公司。
搞啥子名堂哦,送外卖的还开运动会王大爷用竹扇敲了敲红榜,橄榄球、拔河、平板支撑……哪个想出来的鬼主意
陈小山的目光停在橄榄球联谊赛那行字上,心跳莫名加速。他想起周雨桐脖子上磨掉色的橄榄球吊坠,想起她在医院走廊里说过笑笑爸爸以前是打橄榄球的。自从上次凑钱让笑笑回到ICU,周雨桐就再也没下过深夜订单,他只能从水滴筹的更新里知道孩子情况暂时稳定。
傍晚集训时,老刀把核心队的骑手召集到废弃仓库,手里挥舞着报名表:兄弟们,区里搞运动会,咱们站点必须拿第一!特别是橄榄球,老子当年在码头队打过后卫,这把老骨头还能撞两下!
底下响起一片哄笑。张彪挠着后脑勺:刀哥,我们连橄榄球长啥样都不晓得,拿锤子第一哦。
老刀猛地把报名表拍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