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青竹杖如蛰伏已久的灵蛇,倏然探出!并非硬撼其锋锐,杖尖只在那雷霆万钧的掌势将发未发、旧力方生新力未继的微妙刹那,于裘猛腕间神门穴上轻轻一拂。这一拂,轻若柳梢点破春水,无声无息,不着痕迹。

    裘猛却如遭九天神雷轰击!那狂飙般汹涌的掌力骤然凝滞,仿佛滔天巨浪撞上了一堵无形无质、却至柔至韧的墙壁。他惊骇低头,只见腕上被竹杖拂过之处,仅有一点微红,不痛不痒,但整条灌注了千钧之力的手臂竟瞬间酸软如棉,凝聚的雄浑真气如泥牛入海,消散得无影无踪。一股奇异的柔劲逆脉而上,直透肺腑,令他气血翻涌,几欲窒息。陆一荣早已收杖而立,青竹杖身犹自微微颤动,发出几乎不可闻的、悠长的嗡然余韵,在死寂的擂台上空低回。裘猛面如金纸,怔立半晌,额上冷汗涔涔,最终颓然拱手,声音干涩:此……此为何功陆一荣目视手中青竹,淡然道:非功非剑,不过借君之力,还施彼身,顺其势而导其流,如江河入海,自然而然罢了。青竹点穴,无锋胜有锋,借力打力,以柔克刚,方显五荣之至柔至韧,已臻化境。此一战,陆九荣之名,始传于江湖。

    六荣·市隐

    六荣之境,陆一荣悄然隐于天下繁华之都——洛阳南市。赁得闹市深处一陋室,自题匾额六安居,以代人抄写经书、誊录文稿度日。市声如鼎沸,昼夜不息:车马辚辚碾过石板路的轰隆,贩夫走卒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浪,骡马颈下铜铃叮叮当当的脆响,隔壁铁匠铺里锤砧相击迸发的铿锵火花,对面茶肆中铜壶沸水翻滚的嘶嘶长鸣……种种喧嚣汇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无孔不入地冲击着耳膜。

    初时,这铺天盖地的喧嚣如无数钢针攒刺耳蜗,令他坐卧难安,心浮气躁,笔下的字迹亦显凌乱。他强令自己如老僧入定,端坐于简陋案前,悬腕提笔。墨汁饱蘸于紫毫,落于宣纸的瞬间,笔锋行走间发出的沉稳沙沙声,成了他在这怒海狂涛中唯一能抓住的锚点。他凝神敛气,尝试着在无边嘈杂的汪洋中,专注捕捉那微弱却恒定的沙沙笔音。

    渐渐地,奇妙之事悄然发生。周遭的喧哗鼎沸非但不再刺耳欲裂,反而在他耳中渐渐沉淀、分层、解构。他能无比清晰地从一片混沌中,分辨出隔壁酒肆老掌柜手指拨动黄铜算珠时清脆利落的噼啪声,巷口卖花少女篮中带露茉莉花瓣微微颤动的细微颤音,甚至数条街外洛水汤汤,拍打古老石岸时隐隐传来的、低沉而恒久的哗——哗——涛声。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之声,竟与笔下沙沙的书写之音奇妙地应和起来,如同无数条喧闹或静谧的溪流,最终和谐地汇入同一条名为人间的江河。他笔下的小楷,也仿佛被这人间烟火浸染,愈发从容舒展,圆润饱满,笔端流淌出的墨痕,不再仅是冰冷的经文符号,更蕴藏了市井百态的呼吸、温度与蓬勃的生命力。闹市抄经,心远地自偏,六荣之隐,隐于万丈红尘的喧嚣深处,而心台明镜,纤尘不染。

    七荣·观弈

    洛阳城西,千年古刹香山寺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寺后一株虬枝盘曲的古松下,常设青石棋坪。恰逢国手范西屏云游至此,与寺中弈道精深的老僧对弈,一时引动洛阳纸贵,观者如堵,水泄不通。陆九荣亦在其列,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衣,足踏素履,悄然立于人墙最外围,气息沉静如古井。

    棋坪之上,黑白二子如星罗棋布,错落于纵横十九道之间。落子之声,清脆如碎玉相击,一声声,响在幽静的松林深处,格外分明。范西屏执白,落子迅捷如电,声若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激越;老僧执黑,每每沉吟良久,枯瘦的手指拈起黑子,悬于半空似有千钧之重,最终落下时,其声沉厚如千年古木坠地,嗒然一声,余韵悠长。陆九荣索性闭目静听。起初只闻棋子零落脆响,疏密不定。继而,那一声声落子之音在他耳中竟如珠玉相连,演化出无形的棋路经纬,黑白二气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九荣神功简介 >九荣神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