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 章 下河摸鱼
    村庄中间流淌着一条河流,上游就是水库,怎么能少的了下河摸鱼的乐趣?夏天的时侯,穿着妈妈给我买的红色塑料凉鞋,鞋帮上的蝴蝶装饰不见了,鞋头空落落的,脚踝处的鞋带已经断过几次,妈妈拿焊条重新焊住了,有点磨脚。我们孩子们也就在浅滩处,那些太深的地方是不会下水过去的。抓的最多的就是泥鳅、鲶头鱼、金鱼、鲤鱼还有河蚌。

    春天,河水刚刚解冻,那种黏糊糊的一大滩白色网膜上缀记的小黑点就是青蛙产下的卵,我们一般等到卵孵化出小蝌蚪,稀奇的抓几条玩玩也就放回水中了,蝌蚪变成青蛙总觉得太丑了,尤其是长记疥疙瘩的癞蛤蟆。抓的最多的当属泥鳅了,顾头不顾腚地藏在淤泥中,露条尾巴尖或者脑袋上的胡须让我们有迹可循,但也需要定睛认真观察才能发现,双手向着目标慢慢靠近合拢,泥鳅滑溜溜的,抓不稳就被它从手指缝中溜掉了,搅混了水,要等水澄清了,才能再次寻找它的踪迹。泥鳅是最好存活的,有水就能活,也能养好久,后来,我就不太敢抓泥鳅了,滑溜溜的,和蛇一般光滑,我害怕。

    还有一种鱼就是发福了的胖泥鳅,我们喊它鲶头鱼,长着触角和胡须,身上还有斑斓的黑棕色豹纹,也是滑溜溜,不过胖乎乎的,有点呆头呆脑,更好抓一些,但不太好养,抓回去不久就翻肚皮了。

    最灵活的当属金鱼,银色的小身板,特别灵活,个头也很小。河水清澈见底,双脚踩到水中,水面漾开了一圈涟漪,浸在水中的脚丫子看的一清二楚,保持半蹲的状态,双手慢慢的搬开河中的石块放到一边,石头底部长记了苔藓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线条水虫,离开石块的庇护,那些金鱼嗖嗖嗖的乱窜,叫人眼花,我屏住呼吸,双脚慢慢挪动,紧紧盯住一条,等它游累了悬浮停留在水中时,我就双手靠着金鱼慢慢合拢,有时侯抓着了,它还会从未完全合拢的手掌里蹦出去逃回河里。

    最喜欢抓的还是鲤鱼,单纯它金黄色扁平状的身躯、圆鼓鼓的大眼睛就很是与众不通,它不似金鱼那般灵活,摊开合紧的双手看一眼,肚皮鼓囊囊的鲤鱼,多数是怀着鱼籽的。

    那些更深的地方,我们一般就下渔网了,家里窗户上用乏了撕下来的绿色小窟窿眼的纱窗,折叠一个圆形小兜,开口处拿铁丝绑了,再安一根长长的竹竿,男孩子们扛着渔网风风火火就来捕鱼了,一个孩子把网口对准大石头裂缝或者是水深处的鱼草,另一个孩子协助,拿棍子撬石头或者扒拉鱼草,把鱼儿赶往渔网中,一下子可以网很多种小鱼儿,粗的细的,还有田螺和鱼草。渔网拉到岸边,失去水的鱼儿开始挣扎乱蹦,小手伸进渔网把鱼儿一条条抓出来放到随身携带的罐头瓶子里,剩下的鱼草、虫子之类的倒掉再下网去捞。

    河里还有很多河蚌,不会产珍珠的那种,大小个头不一,河蚌喜欢藏在淤泥中或者大石头下面,有时侯刚好吐着肉肉的白舌头,就很好发现,你要轻轻触碰一下,舌头就立即缩了回去,合拢了蚌壳。但你要足够有经验了,仔细观察水中有细细的小泡泡吐出来,或者泥沙中有贝壳似的轮廓,你用手去摸,十有八九错不了,但有些河蚌捞起来就是空壳子,蚌壳中的肉已不知去向,有些更可怜只剩半个壳子。河蚌捞回家养着是要经常换水的,不然它不停地吐沙子和哈喇子,搞的盆底滑溜溜黏糊糊的。淤泥深处的河蚌个头更大,蚌壳颜色乌黑,可能长期浸在淤泥中的缘故吧,蚌壳上那一圈圈晕开的轮廓就是它的年轮吧。

    下水抓鱼的时侯最害怕的就是钻肉虫,那种细长条的虫子,还有水蛭,它是个软l动物,平常是蜷缩成一团的,外表胖乎光滑却很坚硬,我是时刻提防着的。大人们总说水蛭会一直钻进你肉里,吸干你的血,而且只要被吸到,是很难拽下来的,要用温水不停地拍打,它才能从肉里慢慢钻出来。我被水蛭、钻肉虫都吸过几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80那个年代简介 >80那个年代目录 > 第3 章 下河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