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章 所有的花香、果香都不及药香
    黛玉曾说所有的花香、果香都不及药香

    妈妈是一个外表质朴内心贤惠的女子,我姥姥那代人养育的家庭几乎都是“七郎八虎金沙滩”,我有七个姨姨,两个舅舅,妈妈在姨姨中排行老二,听姥姥说三姨是在花一般的年龄生病后的几个夜里可怜的被猫头鹰给活活叫死的,八姨则是在出生不久就送了人,年龄仅仅长我一两岁,到今天仍是没有相认,大舅是一直单身到现在。姥姥可谓开枝散叶般给杨家生了这么多的孩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打我记事起,我的姥爷和大舅就开着蹦蹦车奔波在十里八村收药材讨生活,我的姥姥也带着几个姨姨上山刨药材,晒药材,后来,就是我的妈妈带着爸爸在我们村各个山头刨药材,再后来,就是我的父母带着我们村的婆姨们一起上山刨药材。

    我的家可谓四面环山,上游就是水库,山清水秀。初夏时节,草木已发芽开花,这个时侯是最好辨认的,下过雨后的次日,土壤松动,爸妈就要上山去刨药材了,撒完肥料的尿素袋中间剪开,底部的那一半接两条布条背带,胳肢窝一夹扛起锄头就出发了,我稍微大点有时侯也带着我,我拿一把更小的锄头去。

    山上最多的是柴胡,没错就是你们打的柴胡退烧针的那个柴胡,这个时节,米黄色的小花一簇簇,细细的嫩枝越长往往根就会更粗壮一些,一锄头下去几乎可以挖到最底部,只要发现一株周边就会有一丛,大自然多么的神奇,草木开花结籽,籽落生芽,生生不息,当然柴胡不开花的时侯就不太好辨认,它的叶子和很多杂草很难区分,如果你没有见过的话。一捆一捆的柴胡装进那个带背带的尿素袋里,如果实在太多装不下,就将柴胡叶子拧掉一些,这样就会腾出更多的空间来。

    山上还有很多的远致,它的花很好看,现在想想,像缩小版的鸢尾,但更精致更小巧,挖远致就需要更加细致了,他的根很深很长,往往新手一锄头下去就刨断了,只刨出来一小段,我就经常如此,山上还有田根草、黄岑,它们长在砂砾、瓦砾堆里,根更细更长,挖好了可达一米长。

    刨药材是个l力活,收拾药材就相对简单的多,我也干的更多一些,很多时侯是擦黑才收工回家,所以收拾药材更多时侯就是在夜晚的灯光下。柴胡、黄岑、田根草这些好处理,拿剪刀把叶子剪掉就可以,剪多了,可能剪刀本身也不是很快,手指根部就会磨出泡。

    最不好收拾的要属远致了,要拿斧头把根部砸松,手指一撸把根部的皮肉撸下来,新手就很容易被皮肉包裹下的那根细长的根给划伤,就那种抽筋扒皮的感觉,最后手上黑胡麻擦一片,还不好洗掉,收拾完往往就深夜了。

    第二天早晨,把剪掉的柴胡、远致、黄芩、田根草叶子一起抱到大门外的木柴堆上晒干就是烧火用的温柴,柴胡、黄芩、田根草根、远致根部的皮肉分别找不通的筛子晒到太阳底下晒干,夏天天气好,两天就晒的干干的了,晒干后的药材除了黄岑和田根草留一些泡水喝,其余就全部卖给收药材的外公了。

    爸爸走了,妈妈腰椎不好,就没去采药了,我是如此的怀念。偶尔生病发烧,我就把之前妈妈刨来晾干的柴胡洗干净剪成小段熬水喝,很管用。

    所有的花香、果香都不及药香,可能就是刻在骨子里的乡愁记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80那个年代简介 >80那个年代目录 > 第1章 所有的花香、果香都不及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