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你要扣谁的工资?
关赫晓订完了需要的配件,便准备着手开始搓机弩。
然而事情变得有点麻烦。
他取完了一周多订得那批配件,包括机弩,枪械,外骨骼。
东西很多,要想全部运回到坂田工坊,并且不被注意,时间得选在傍晚之后,且要分多趟,分批次。
全部拿过去,也得等到晚上没人,他才能精加工完。
再运回来,又得耗费不少精力。
仓库和加工车间分隔太远,又是悄摸借用别人的工坊。
此前生产规模小倒还没啥,现在要大幅提高产量,各种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独立装配一个生产车间?
位置倒是方便选,租下一间空间足够的作坊铺子也要不了多少钱。
但加工机器才是大头。
目前的日本,根本没有自主生产车床、铣床的能力,全部依赖进口。
而欧洲人显然不会跟日本人客气,只会狠宰痛宰,出口过来的机器,最便宜的二手货都得大几千金元。
十分昂贵。
新政府的钞票他们还不收,得兑换成国际硬通货,足斤足两的白银或黄金。
短期内,
关赫晓自己是绝对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除非他愿意去认祖归宗,找他那个便宜叔爷爷,贵为太政大臣的松平千重。
代价是在没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直面来自江户官场的巨大风险和隐患。
这显然得不偿失,还平白浪费了屉木次郎给他争取来的发育空间。
“岩崎那家伙估计也想不到吧,限制赤屋生产力的,不是技术能力,不是人力规模,而是工具设备。”
关赫晓摩挲着手里的一支长条零件,暗自叹了口气。
进行了一下头脑风暴,他还是想出了办法。
除了花大钱从零开始自配车间,还有两条路子可选。
第一,
跟岩崎摊牌,或者说,摊一部分牌。
以他本人的身份,作为赤屋内的一位工匠,借用三菱商会旗下的工坊和设备。
材料购置到粗加工全让他们的人干,他就搞定最后最难的精处理和拼装。
只是代价也很清楚,大大降低了赤屋维持至今的神秘性。
并且让他自己曝露在公众视野内,承接了军火生意带来的风险。
目前他的身份比较敏感,这条路子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碰。
那就只剩最后一个办法。
找一家在江户经营失利,快要破产的机械作坊,当接盘侠。
江户最近开设的机械作坊疑似太多了,竞争极其激烈,时不时就有被淘汰掉的。
坂田工坊要没有关赫晓的存在,兴许早就徘徊在快被淘汰的边缘了。
因此,这事说难不难,就是有点看运气,主要是短期内能不能碰上。
“无论如何,这周的一百支机弩,还是得靠坂田工坊的设备来车,在这期间试着打听看看。”
关赫晓有了决断,当即拿了一批机弩部件,赶往了坂田工坊。
坂田工坊,
处于紧锣密鼓车件中的学徒工们,忽地被不远处的异状吸引了注意,
“不行啊这,车出来的精度偏差好大,是我技术太差了吗?”
有个剃着寸头的学徒工,站在车床前满脸不解。
隔壁的短发学徒看了眼他手里,部件的尺寸肉眼可见的不对劲,不由发出嘲笑,“你这一刀切到姥姥家去了,我姥姥来车都不可能差这么多。”
寸头学徒工挠了挠头,“可我之前都没出问题啊。”
“不是你的问题,难道还能是车床的问题?”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