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担山劲小成,但不完全小成
面写满了药材的名称,旁边标注了剂量,“这些东西,去日本桥那边的汉药铺可以买到,按剂按量煮了吃,过些日子就没事了。”
“多谢店长。”关赫晓再次躬身。
“这些药加起来得两金元了,你钱够吗?不够的话,店里可以借你点。”
“够的,家里还有些积蓄。”
关赫晓又道了声谢,连连感激对方的好心,这才告辞。
不敢耽搁,他径直去往下田港,坐船到了品川,再步行到日本桥抓药。
所谓的汉药铺,其实就是指从大明传过来的中医药。
有些药一家店不全,跑了好几家才买够。
价钱果真如屉木说的昂贵,花了足足两金元。
“不管哪个时代,练武的都是那么烧钱啊。”
关赫晓有些无奈。
家里母亲生病吃的药才十钱,吃一周。
自己这练武用的药,两金元,吃一周。
二十倍的差距。
好在是工资涨了,不然还真吃不起。
接下来的日子,
关赫晓每天照常搬运渔获,下午加工零件,晚上抓紧完善设计图,也开始车一些外骨骼的部件。
听从屉木次郎的建议,他不再吝啬于吃食上的花费,该吃肉吃肉,该吃饭吃饭。
当然,说是肉,主要还是鱼。
毕竟日本岛物产资源稀少,猪牛羊的价格远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
牛肉五十钱一斤,猪肉四十钱,你就吃去吧。
但实在想吃,咬咬牙也能吃得起。可他还得省一些钱来买药,保证练武不会出岔子。
还需要钱来购置外骨骼的零件,以及后续可能买到的无烟火药。
事实上,哪怕是黑火药,走私的价格也不便宜。
原本还想着去道场练武,一个月十五金元,估计短时间是凑不够了。
要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关赫晓刚因为卖掉机弩,以及涨工资而解决掉的经济压力,
由于要做的事太多,消费升级,又全回来了。
迫使他不得不更努力的工作,肝设计图。
并且加订了机弩的配件数量,指望在下一次的出货中大赚一笔。
好消息是,
随着他花钱在食料上变多,家里的两小只也从原来瘦嘎嘎不太健康的样子,每天肉眼可见的圆润。
母亲菊子的身体状况也一天比一天好,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
在家待不住的她,极力想要给关赫晓分摊一下压力。
尤其当她看到儿子也开始吃药后,很快在茨木町有名的系布屋找了个活干。
系布屋是正经的和服店,她去那也就做些推销,试穿看板的活。
因为她气质样貌都很出色,系布屋的老板娘给到一天十五钱的工资,能极大的补贴家用。
关赫晓见她状态确实恢复的不错,这工作也不算辛苦,就任由她了。
生活一副稳中向好的态势。
傍晚,
关赫晓正准备继续他的加班大业。
这五天来,在日本桥订制的那些配件大多交付。
五支机弩,两杆简易版的单管霰弹枪都已经完成装配。
定装霰弹暂且用的黑火药,黄铜外壳,里边填满了小钢珠,以棉垫保证一定的气密性。
昨天他还完成了外骨骼的雏形,就要开始初步的拼装测试。
两天后就是出货给黑田组的日子,时间应该刚好。
这时,一位同町的邻居忽地找来,
“关赫,菊子阿姨出事了,赶紧回去看看吧。”
来人是他家隔壁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