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无动力外骨骼(江户战损版)
次品废料,工坊自己处理的成本太高,一般都是当做废铁卖给回收商。
但关赫晓之前跟坂田达成过协议,可以由他自行处理一部分。
给出的理由是“用来练手,保证加工精度”。
坂田盛信被他的“勤奋刻苦”感动得不轻,又认为他练手也不影响废料买卖,便直接答应下来。
黄铜管材,钢铁废料,链条弹簧,螺栓螺母。
应有尽有,但也各有缺陷。
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受限,各个工坊的废品率比较高,像这样的废料不受重视,卖出去都是按正常钢铁低一半价格。
回收工坊重新熔炼一道,又卖回到各个工坊手里。
关赫晓在废品堆里挑挑拣拣,将需要的都选出来,分门别类。
“差不多吧,材料应该够个七八成。小部分的配件还得从别的地方买一些。”
他看着一堆堆摆放齐整的金属零件,点点头,随后去到坊主的办公室。
从桌子里翻出铅笔,圆规,三角板等一系列的作图工具,又从角落里废弃的图纸上裁裁剪剪,弄出一堆大大小小的空白图纸。
随后坐在桌前,一边回忆前世用电脑绘制过的一张蓝图,一边便进行细致的测量勾画。
东西虽然不大,也说不上太复杂,但因为材料受限,很多地方需要改良适应。
两个时辰的时间,他也只完成一半。
唰!
他铺开那张最大的图纸,大致扫了一眼,微微点头。
整体的轮廓已然勾勒的差不多。
图纸上,赫然是一副无动力外骨骼装甲。
当然,
说是外骨骼,其实徒有其表。
纯纯的阉割版,又或者叫江户战损版。
只凭这个时代的材料、便携能源的发展水平,要想轻便的同时,辅助加强人体行动,还差得太远。
他的设计里,
部分支架会改用实木,外部附上黄铜铁皮。
脊干则必须是钢材,不然强度不够。
关节传动则是设计一个弹簧助力装置,只能是金属,重量肯定也不会低。
再就是能量回收和传动。
关赫晓曾经私底下接项目,承包过这方面的项目,还算有些经验。
简单来说,
就是通过连杆和齿轮传动装置,将部分能量传递并储存到弹簧或飞轮中。
当人体需要额外力量时,储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辅助人体运动。
他不指望这套外骨骼能辅助自己行动,只需要这部分的动能帮自己抗住一部分装甲本身的重量。
毕竟才是第一版,关赫晓的期望并不高。
改变自己的体型,再要挡住冷兵器的斩击,最后要能防御暗处释放的箭矢。
不需要太高的灵活度,有点像是西洋板甲的概念,区别在于更省力。
攻击则靠的是加装在手臂处的杀伤性武器。像是弹射飞刀,弩箭,以及火炮。
模块化的设计也保证了之后的维修与改装。
唯一比较大的问题是,
黑火药填装弹太过抽象。
效能低不说,打完一炮,自己还会被熏。
战斗中再装填下一发也很麻烦。
定装弹的话,最好还是用无烟火药。
关赫晓对化工方面经验不多,只懂原理,搓是搓不出来。
目前日本岛也生产不出来这玩意儿,得找洋人的渠道。
“洋人在日本的地位可不低,我一个小小学徒,一时半会很难搭上线。”
他叹了口气,“还是得先用黑火药,牺牲一点威力,再得加装个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