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赤屋的出货人
泥泞的土路上,到处是搬运工人的身影和汗水。
关赫晓单薄的身躯担着两只满载的大竹篓,却无分毫晃荡,稳稳行进着。
其他工人不时投来惊异的视线。
要有武道内行在此,便能注意到,他呼吸有着特殊的节律,腹部配合着肌肉收缩而起伏。
同样是在搬运渔获,关赫晓提气运劲法一刻不停。
他感受着每一块肌肉发热的变化,不断做出细微的调整,节省体力,并最大化达到锻炼的效果。
【担山劲经验+1】
【担山劲经验+1】
【担山劲经验+1】
看着进度稳步上涨,关赫晓心头振奋。
‘再过不久,我岂不是下田港最年轻、最有劲的码头工人?’
没敢想太多。
因为他听说,江户一些武士道场的剑术师范,斩切子弹都不在话下。
预示着这个世界很可能存在超凡要素。
对此,他倒也不着急。
幕府下台后,武士们俸禄大砍,武士道场也便成了赚钱的行当。
等攒够了钱,他便会去道场求学。
武士们的刀术再强,到了他手里,只会更强更劲。
“疏忽”于本职工作,关赫晓的运货效率也比同行们高得多。
不消半炷香,他便走完了二里多地,最早一批步入以海产早市闻名的筑地市场。
太阳刚出来不久,商铺小贩就已如火如荼的开张,叫买声不绝于耳。
现今德川幕府倒台,天皇组建内阁,开放了通商口岸,大量下发商户证,方才有了眼下的盛况。
关赫晓正观察米价涨幅,忽地嗅到烤物、汤面的油香,不由得喉结耸动。
转过头,眼前是一家拉面屋,招牌上写有“二郎”字样。
代表这家拉面的风格是量大、重口。
‘二郎系的拉面,上辈子到东京旅游,我还嫌弃重油重盐,叉烧肥腻。现下想吃还舍不得。毕竟一碗面抵得了一斤米了。’
关赫晓尝试回想那种油到发腻的滋味,却发现有些想不起来了。
记忆里只剩下一个“香”字。
毕竟三个月来,他天天吃的都是粗米或杂粮团子配渍物腌菜,鲜少见到油腥。
确认米价三钱一斤,涨幅不大后,
他点点头,拐入一条小巷。
用一块黑布遮掩了面容,再左拐右拐,穿过几处堆满垃圾的胡同,来到一家偏僻食屋的后院。
已有两人在那等候。
其中一人短粗和服,身形矮小,贼眉鼠眼像只猴子。
另一人则身着道服,脚踩木屐,腰缚打刀,经典的武士装扮,但他头顶束发,浑身痞气,显然是一位浪人。
“渡川大人,赤屋的出货人来了。”
猴子见到来人,赶紧开口道。
关赫晓走到近前,朝两人微微躬身。
浪人上下审视着他,目光又扫过两只竹篓,“东西呢?”
关赫晓放下扁担,从竹篓里翻出木盒,递给对方。
“有必要这么运过来吗?臭得要死。”
浪人皱起眉头。
“渡川大人,藏在鱼里,那些吃官饭的嫌脏,便不会查了。这都是为了安全着想嘛。”
关赫晓还没说话,猴子便出来打了圆场。
后者是做中介的,生意做不成,损失最大的就是他。
浪人冷冷地看了猴子一眼,却也没再多说,接过了木盒。
拆开后,看到躺在里边的机弩,他眉头一挑,兀自用手拿起,在袖口比划了一下,轻轻点头。
“威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