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码头工人与帮派
东海,日本岛,江户城,
太阳还未露头,港口便抢先亮起了一盏盏煤气灯。
大小船舶交错进出,码头上到处是苦力工人、人力车夫忙碌的身影。
关赫晓两手扶着护栏,伫立在口岸边上的人群中,深褐色的眼瞳映照出浑浊的海面。
盛夏的港口又湿又热,
他身上浆洗到发白的麻布和服早已被汗液浸得湿透,黏黏糊糊。
若说上辈子去东京旅游,搭乘的地铁是沙丁鱼罐头。
那么江户下田港的清晨口岸,便只能是腌鲱鱼罐头了。
空气中发酵的汗味夹杂脚臭、浓厚的鱼腥,萦绕不散。
偶尔海风吹过,才短暂的卷走臭味,带来些许清凉。
煎熬的等待中,
初阳升起,水天分界线闪出一抹鲜红。
这时间,一艘灰黑大船冒出头来,撞破火烧的云幕冲入众人视野。
“三菱船厂的新式渔船!太威武了!”
人群发出惊呼,纷纷伸长了脖子,身子探出护栏,极力张望。
汽笛鸣响,白烟滚滚。
钢铁铸就的船身踏浪而行,沐浴在晨曦中光彩四溢。
高大的桅杆直指天空,蒸汽机的轰鸣声响彻整个港口。
“浑身都是铁,这么重的大家伙究竟怎么浮起来的?”
“这船跟火车一样是烧煤的,请了欧洲人指导新的造船技术。”
“那些黄毛蛮子不知礼仪,谈不上文明,造出的各种新奇玩意儿倒是厉害的紧。”
粗布和服的工人们议论纷纷,嘴里是对欧洲蛮子的不屑,但看到甲板上的洋服洋装的水手,眼神又充满了艳羡。
关赫晓的左侧,邻居兼工友的小舟太郎也正兴致勃勃的张望着,他忽地想起什么,转过头问道,
“哎,关赫,坂田工坊不是专门捣鼓那些洋人的玩意儿,你在那当学徒,就没有学到新技术?”
关赫晓想了想,道:“坊主会一点,但也只会一点。”
“我就说嘛。”
小舟太郎点点头,嬉笑道,“你们坊主说白了只是工匠,以前或许很厉害,现在已经落后时代啦。
我记得纺织厂招的那叫什么——工程师!听着就高大上。”
他再次看向趋近港口的新型渔船,清澈的眼神中难掩向往,“能造出这么厉害的大家伙,怪不得月薪能有五百金元。我们得搬多少渔获才能有自己的船?”
你小子倒是挺敢想。
关赫晓瞥了他一眼,随之望向那艘装上大炮就能变身军舰的“渔船”,眼中只有无奈。
只靠搬渔获,直到累死的那天,他们也攒不到工程师一个月的薪水,更别提买艘船了。
要知道,一张印有天皇头像的金元,等于一百枚一钱的银币。
长雇的码头工人一天干到晚,才赚十五钱。
大部分人拿不到长雇的合同,都是日雇工、临时工,只在最忙碌的早上有工作,仅有六钱。
就这,还得上交三分之一给下田港的帮派,作为介绍费和治安费。
而他和小舟太郎,因没满十六岁,被列为“童工”。活做的一样多,工钱少一半,上述两种费用一样得交。
骨汤带油花,见不到肉的拉面,一碗二钱。
两人一早上不带停地搬,就挣这一顿饭钱。
刚好让他们饿不死。
这是下田港的帮派,飞鸟组精心调控的结果。
帮派。
江户的普通百姓,要求生计便避不开,
这个组,那个组,如肿瘤一般遍布每个街町。
关赫晓经由这半年来的亲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