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二弟入青训,电竞非儿戏
她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是她连夜搜集整理的关于闪电狼俱乐部的详尽资料、电竞行业的现状分析、顶级选手的收入和影响力报告,以及几份措辞严谨的法律合同范本。
她站起身,走到剑拔弩张的父子中间,没有看情绪激动的谢明轩,也没有立刻反驳怒火中烧的父亲,而是将平板电脑的屏幕转向谢镇山,声音冷静得像一块冰。
“爸,您先看看这个。
”屏幕上,是一份闪电狼俱乐部提供的、条款清晰得近乎严苛的青训营合同。
训练时间:每日不低于12小时,全年无休节假日(大赛期更甚)。
训练内容:高强度个人技术打磨、团队战术演练、体能训练(防止职业病)、心理辅导、赛后复盘(动辄数小时)。
淘汰机制:月度考核,末尾淘汰,淘汰率高达60。
薪资待遇:基础津贴仅够温饱,奖金与比赛成绩、团队贡献直接挂钩。
伤病保障:明确列出了腱鞘炎、颈椎病、视力损伤等职业高发风险及俱乐部的有限保障责任。
最后,是一份附加的保密协议和竞业条款,违约金数字高得令人咋舌。
“这是明轩要签的‘卖身契’。
”谢砚秋的声音没有起伏,却字字如锤,敲在谢明轩心上,也敲在谢镇山紧绷的神经上,“每天12小时以上,全年无休。
淘汰率六成。
基础工资只够吃饭。
伤了手,废了眼睛,俱乐部只承担有限治疗,后续保障近乎于无。
签了字,未来三年,他的时间、健康、甚至职业生涯的走向,都不再完全属于自己。
违约?天价赔偿。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脸色开始发白的谢明轩,“明轩,你看清楚了吗?这就是你口中‘不是儿戏’的职业道路?这不是玩游戏,这是把自己当燃料,投入一个高速运转、冰冷无情的竞技熔炉!你有这个觉悟吗?准备好承受这种强度和压力了吗?还是说,你只看到了聚光灯下的奖杯和欢呼,选择性忽视了背后的血汗和残酷?”谢明轩张了张嘴,看着屏幕上那些冰冷的条款和数据,尤其是“淘汰率60”和“天价违约金”的字眼,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满腔热血瞬间凉了一半,脸色由红转白,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动摇和茫然。
他嗫嚅着:“我…我知道训练辛苦…但我能行…”“能行?”谢砚秋毫不留情地打断他,点开下一份资料,是几位因伤病、状态下滑或合同纠纷而黯然退役的前知名选手访谈片段。
屏幕上,一个手腕缠着厚厚护腕、眼神黯淡的年轻人对着镜头苦笑:“…巅峰期也就那么几年,像燃烧的流星。
手伤了,反应慢了,俱乐部立刻会有更年轻、更便宜的新人顶上来…积蓄?没攒下多少,治病花了大半,现在转行做直播,也不好做…”另一个略显发福的中年人则满脸无奈:“…当初签合同太年轻,不懂。
现在想自己组个队,老东家的竞业条款卡着,动辄几百万违约金,根本玩不起…”残酷的现实如同冰冷的解剖刀,一层层剥开了电竞行业光鲜亮丽的外衣,露出了内里森森的白骨。
谢明轩看着那些失意者的面孔,听着他们话语中的无奈和辛酸,身体微微颤抖起来,那封被他视若珍宝的邀请函,此刻仿佛变得有些烫手。
谢镇山紧锁的眉头并未因谢砚秋对儿子的“打击”而舒展,反而更深了。
他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些退役选手的惨淡境遇,尤其是“手伤”、“积蓄无几”、“违约金”这些字眼,额角的青筋隐隐跳动。
这哪里是什么“职业”?分明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修罗场!他猛地看向谢砚秋,眼神凌厉:“既然知道是火坑,你还让他往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