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父亲再闯祸,网络论战起
    家族会议定下的蓝图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谢家每个人的血脉。

    资金迅速到位,预付款如同甘霖,精准地灌溉到规划中的每一块“田地”。

    谢明轩:意气风发地拖着崭新的行李箱(里面装着顶级外设),正式入住“星耀”俱乐部青训营。

    封闭训练的生活枯燥而高压,但他眼中只有对胜利的渴望,训练得比谁都拼命。

    k教练的反馈是:“野性难驯,但可塑性极强,是个好苗子。

    ”柳氏:雷厉风行。

    拿着谢砚秋规划好的预算,迅速租下了一个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小型场地,办理证照、采购设备、招募人手(一位有经验的糕点师傅和两个勤快的小工)。

    设计师的初稿已经发来,“玉馔阁”的品牌升级紧锣密鼓。

    她甚至开始小心翼翼地尝试在祖母心情好时,请教一些更复杂的古法点心配方。

    谢明远:搬进了新租的、带独立书房的三居室(谢砚秋特意给他选了最安静的房间),书桌上堆满了崭新的公务员考试教材和网课资料。

    他作息规律,神情专注,仿佛回到了寒窗苦读的岁月,只是目标从科举变成了公考。

    谢明玉:周末背着画板,走进了那位国画大师的工作室。

    古筝考级的练习曲也开始在属于她的小空间里流淌。

    她的眼神里,少了几分怯懦,多了几分对艺术的虔诚和探索的勇气。

    谢明哲:谢砚秋通过高价预约和多方筛选,终于联系到一位在国内自闭症干预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团队。

    初步评估已经完成,一份详尽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正在制定中。

    他的小天地里,添置了专业的数学工具,虽然他还是沉默,但指尖划过那些符号时,似乎更加流畅。

    谢镇山:变化最为“显著”。

    他报名了驾校,笨拙地握着方向盘,在教练的吼声中努力适应这个铁盒子。

    虽然过程磕磕绊绊(对交规的理解充满了古代将军的“实用主义”),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还在。

    同时,在谢砚秋的建议下,他尝试着在直播平台开设了一个新账号——“老谢说古战”。

    用他沙场宿将的视角,结合谢明远帮他查证的历史资料,讲解古代著名战役的战术、将领的得失。

    虽然普通话依旧带着浓重口音,表情也常常过于严肃,但干货满满的内容和独特的视角,竟也吸引了一批历史军事爱好者,粉丝缓慢增长,打赏虽不多,却让他找到了一丝久违的“被需要”感。

    谢砚秋给他购置了一套更清晰的摄像设备和补光灯。

    祖母:

    “尊享基金”到位后,家里很快多了一位姓张的阿姨,四十多岁,干净利落,懂些营养学,做饭也合祖母口味,更重要的是极有眼力见,懂得如何与这位挑剔的老祖宗相处。

    祖母的日子舒坦了不少,对那台顶级商用电磁灶的“驯服”也渐入佳境,只是毒舌依旧。

    她开始按节目组要求,在心中默默梳理要展示的几道核心菜肴。

    《寻味至臻》节目组的先遣人员已经来过一次,恭敬地送上了初步的食材清单和灶具方案(他们真的弄来了一个可移动的改良柴火灶方案!),祖母挑剔地审视着,勉强点了头。

    正式录制日期临近,家里弥漫着一种既期待又紧张的微妙气氛。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美好的蓝图稳步前进。

    谢砚秋如同最精密的舵手,协调着各方的进度,处理着层出不穷的琐事(新家布置、合同细节、弟妹学校沟通),忙碌却充实。

    她甚至开始思考,等祖母的节目播出、母亲网店升级完成、父亲直播稳定后,或许可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带着古人穿回现代简介 >带着古人穿回现代目录 > 第三十六章:父亲再闯祸,网络论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