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校园风波起,姐弟闯祸端
谢明玉、谢明轩终于以“特殊借读生”身份进入一所普通中学。
谢明玉因古筝才艺(或诗词)惊艳师生,却因“女子才艺是取悦于人”的旧观念拒绝表演,引发误解。
谢明轩则因体育课打架(认为对方辱及门楣)面临处分。
---“玉馐阁”那笔小小的订单,如同投入出租屋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短暂而微弱。
柳氏连夜精心缝制了那个古方香囊,里面填充的草药散发着清冽安神的香气。
第二天,谢砚秋带着它,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走了三条街才找到一家便宜的快递点寄出。
柳氏则对着那台破手机的后台页面,一遍遍刷新,等待着“发货”状态变成“已签收”,等待着那第一个陌生人的评价——那将是对她、对“玉馐阁”、对这个家新开辟的“活路”最直接的评判。
然而,这微弱的电商之火,尚不足以照亮整个家庭的阴霾,更无法温暖另一个同样冰冷、却截然不同的战场——校园。
在谢砚秋多方奔走、低声下气、甚至动用了柳氏摆摊赚来的部分“宝贵资金”打通关节后,谢明玉和谢明轩这对来自异世的姐弟,终于以“特殊借读生”的身份,踏入了城中村附近那所设施陈旧、鱼龙混杂的普通中学——红星中学。
对谢明轩来说,这简直是龙归大海!十岁的皮猴儿精力旺盛得无处发泄,课堂的束缚让他抓耳挠腮,但课间的追逐打闹、操场上简陋的篮球架、体育课上各种稀奇古怪的现代运动器材,都让他兴奋不已。
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个陌生环境里的一切新奇信息,虽然常常因为不懂规则闹笑话(比如把足球当蹴鞠踢上了房顶),但孩童的适应力让他迅速和班里几个同样调皮的男生打成一片。
他那口带着点古韵的腔调(谢砚秋紧急培训的普通话成果有限)和时不时蹦出的“尔等”、“休得无礼”,反而成了独特的“人设”,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却也觉得新鲜有趣。
而对谢明玉来说,踏入红星中学的大门,无异于踏入一个光怪陆离、充满无形荆棘的炼狱。
她穿着谢砚秋从旧衣市场淘来的、洗得发白的校服,宽大的衣服罩在她纤细的身上,更显得她形单影只。
她低着头,长长的刘海几乎遮住眼睛,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同惊弓之鸟。
教室里嘈杂的喧闹声、粉笔划过黑板的刺耳噪音、老师用扩音器讲课的洪亮嗓音、还有同学们肆无忌惮的打闹和哄笑……这一切对她敏感的神经都是巨大的折磨。
她像一只被强行拖出壳的蜗牛,将自己紧紧封闭起来,沉默是她唯一的盔甲。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她。
红星中学为了迎接区里的“素质教育成果展”,要求各班准备特色节目。
初二(3)班的班主任李老师,一个刚毕业不久、充满热情的年轻女教师,在摸底调查时,无意中从谢明轩那得意洋洋的炫耀中得知——他姐姐谢明玉,竟然会弹奏一种极其古老、名叫“古筝”的乐器!“古筝?!”李老师眼睛瞬间亮了!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区里要求的就是传统文化特色展示!一个会弹古筝的借读生!这绝对是班级节目的亮点,甚至可能成为全校的焦点!“谢明玉同学,”课间,李老师带着温和的笑容,将一直低头缩在座位上的谢明玉叫到了办公室,“听你弟弟说,你会弹古筝?能跟老师详细说说吗?”谢明玉浑身猛地一颤,头垂得更低了,手指死死绞着洗得发白的衣角,细若蚊呐地挤出几个字:“略……略知一二……”“太好了!”李老师没注意到她的异样,沉浸在发现宝藏的喜悦中,“这次区里汇演,我们班正缺一个传统文化节目!明玉同学,老师想请你代表我们班,在汇演上弹奏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