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是北欧冷冽的空气,是图书馆旧书的油墨香,是咖啡店里肉桂卷刚出炉的甜。

    她在这里,没有人会问她“怎么还不结婚”,没有人会嫌弃她“性格孤僻”,更没有人会理所当然地要求她“帮衬家里”。

    她只是林夏。

    只是她自己。

    林夏的课程排得不紧,但教授要求极高。

    她每天泡在图书馆,读厚厚的英文文献,写论文到深夜。

    她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

    eva,瑞典女孩,金发碧眼,说话慢条斯理,但写论文时逻辑锋利得像手术刀。

    raj,印度男生,计算机天才,总是笑眯眯地帮她调试代码。

    phie,法国姑娘,热情得像一团火,每周拉着她去跳蚤市场淘二手家具。

    他们一起熬夜赶作业,在厨房煮泡面,周末去峡湾徒步。

    没有人问她的家庭,没有人评判她的过去。

    这里没有人认识“林家的大女儿”。

    这里只有“l

    xia”,那个成绩优异、安静但坚定的华国女孩。

    7

    奥斯陆的春天来得迟,但终究还是来了。

    林夏站在博士实验室的窗前,看着窗外最后一点积雪在阳光下融化。

    她的头发比刚来时长了许多,松松地挽在脑后,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平静而专注。

    电脑屏幕亮着,是一封刚收到的邮件,《journal

    of

    environntal

    sce》接受了她关于极地微生物的论文。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嘴角微微扬起。

    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

    是一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华国”。

    林夏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停顿了两秒,最终还是接了起来。

    “喂?”

    “是林夏吗?”对方是个中年男声,语气公事公办,“这里是华国驻挪威大使馆。”

    大使馆的接待室里,林夏坐在沙发上,面前放着一杯已经冷掉的茶。

    工作人员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性,表情有些无奈:

    “林小姐,您的父母在国内报了失踪,说已经五年联系不上您了。”

    林夏的指尖轻轻敲着膝盖:“我没有失踪,我只是在国外读书。”

    “他们提供了很多材料,说您最后一条消息是五年前发的,之后就完全失联了。”工作人员翻着文件,“按照程序,我们需要确认您的安全。”

    林夏点点头:“我理解。需要我签什么文件吗?”

    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您,不想和父母联系吗?”

    窗外,一只海鸥落在窗台上,歪着头看着里面。

    林夏看着那只海鸥,声音很轻:“不必了。”

    三天后,她的挪威律师打来电话。

    “林小姐,您父母通过华国法院提起了赡养费诉讼。”律师的英语带着北欧口音,“根据华国法律,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

    林夏正在煮咖啡,闻言关掉了火:“他们想要多少?”

    “他们要求您支付每月5000元人民币,以及过去五年的补偿金,总计30万元。”

    咖啡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林夏笑了一下:“支付不了。我现在的奖学金是每月12000克朗(约合人民币8000元),房租就去掉一半。”

    律师的声音很平静:“挪威法律也承认华国法院的判决,但我们可以主张调整金额。”

    “按最低标准支付吧。”林夏说,“按照华国法律,最低是多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家四口,他们背着我建了三人群简介 >一家四口,他们背着我建了三人群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