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来!
我盯着图像,眉头紧锁。
金箔嵌在木胎深处,外面有层层漆绘和支撑结构保护。要取出它,必须剥离外层漆绘,还不能伤到金箔本身。
而且,位置靠近折页,是整个屏风力学结构最敏感的地方之一。
稍有不慎……
我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清楚。
风险极高。
几乎是在走钢丝。
江临沉默了。
他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图像。
又缓缓移向修复箱里那扇沉默的屏风。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我的脸上。
落在我缠着绷带的左手上。
那眼神里翻涌着激烈的挣扎。
一边是祖辈沉甸甸的遗言,那可能是他祖父至死等待的答案。
一边是屏风本身岌岌可危的存续。
过了许久。
久到仪器屏幕都进入了节能待机状态。
江临才极其缓慢地、沉重地开口。
声音嘶哑,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
动手吧。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一种近乎悲壮的平静。
无论结果如何。
我承担。
有了他的承诺,巨大的压力反而转化成一种破釜沉舟的专注。
接下来的日子,修复所仿佛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
窗外日升月落,时光流转,都被隔绝在那厚重的恒温恒湿大门之外。
我和江临,被困在这方寸之地。
困在这扇伤痕累累的屏风前。
困在这段跨越两代人的沉重过往里。
剥离外层受损漆绘的过程,如同在悬崖峭壁上雕花。
我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最温和的溶剂和物理方法。
用细小的棉签蘸取特制的软化剂,极其耐心地、以毫米为单位,一点一点浸润、软化那些早已脆弱不堪的漆层。
再用比发丝还细的竹刀,在放大镜的辅助下,小心翼翼地剥离。
每一次剥离,都伴随着屏风木胎细微的呻吟,和江临在我身后陡然屏住的呼吸声。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探照灯,紧紧跟随着我的每一个动作。
我能清晰地感觉到他情绪的起伏——紧张、担忧、期待、恐惧……
如同无声的潮汐,在修复所里涌动。
我们几乎不怎么交谈。
除了必要的技术沟通。
空气里弥漫着溶剂的气息、古老木材的气息,还有那种沉甸甸的、心照不宣的沉默。
只有当我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肩颈酸痛,下意识地揉捏时。
或者当我因为高度专注而忘记喝水,喉咙干涩地轻咳时。
身后会传来极其轻微的动静。
一杯温度刚好的水,会无声地放在我手边不远处的台面上。
或者,一盒缓解肌肉酸痛的药膏,会悄然出现在工具箱旁边。
没有言语。
没有对视。
只有那种无声的、笨拙的关切。
在沉默的修复日夜里,像微弱的萤火,悄然闪烁。
时间在指尖流逝。
屏风外层剥落的漆片,在托盘里堆积成一小堆残破的历史碎片。
终于。
在不知熬过多少个日夜之后。
覆盖在金箔之上的最后一层薄薄的、已经酥化的漆皮,被极其轻柔地剥离下来。
露出了底下那方被尘封了不知多少年的金箔!
灯光下。
那金箔静静地嵌在木胎深处。
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