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从蒙巴那斯出发去参战(一) 战时的艺术家食堂
思想与精神压力。
玛丽·瓦西里耶夫食堂的墙壁上挂满绘画作品:夏加尔、莱歇、莫迪利阿尼;地上铺着略显破损的地毯;搁物架上放着许多玛丽·瓦西里耶夫制作,将要卖给服装师保尔·普瓦雷或者塞纳河右岸资产阶级的毡绒娃娃头;到处是不配套的椅子、开口裂缝的靠垫以及从跳蚤市场捡来的几百件旧物品。
吧台后,玛丽同一个女厨正在忙着为客人们准备饭菜。共有两个灶台,一个用煤气,一个用酒精。她们为每人准备一碗菜粥,价值十来个生丁,有时供一份甜点。最富有的人可以另加一杯酒、三枝普通香烟。
人们吃着喝着,弹着吉他唱着,有的人时而也背诵几首诗。他们使用的语言五花八门:用俄语聊天、用匈牙利语欢呼、用所有的语言讲笑话。当警报响起时,他们的歌声更加响亮,希望能够以此掩盖他们的恐惧心理和即将降临的危险。
次日白天,画家们到多姆或罗童德酒馆相聚。因为那里暖和,他们可以一整天都泡在那里。在这两家酒馆,他们可以设法偷窃到一天内还需要吃的东西。老板利比翁对他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但从不做声。在战前,他的顾客常把碟子、餐具装进背包或口袋带走。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可以把它们派上用场,所以利比翁从不干预,只有在两点上他十分严厉:在他的酒馆内禁止女士摘去帽子,禁止男子打开乙醚瓶或可卡因袋吸毒。其余方面,利比翁老头是个老好人的典范。他下令服务员不得要求顾客增加消费,因为在食品短缺时期,哪怕一小块奶油也许就是一个人一顿饭的价钱。为什么那里供应奶油咖啡呢?因为这是穷人家的日常饮料:一口气喝完不好,只能放在杯中慢慢品尝,不贵,还热乎。人人都可以在暖暖和和的酒馆里愿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老板利比翁甚至还到烟草店排队,为艺术家们购买他们自己无法搞到的香烟。他喜欢他们,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他在蒙巴那斯的所作所为,正是弗雷德在蒙马特尔所为。
“洗衣船”的大部分画家和诗人都上了前线,留在巴黎的也都到利比翁酒馆去。原来在蒙马特尔一带居住和活动的艺术家们在利比翁酒馆发现蒙巴那斯艺术家的面孔,有些他们还认识。勃拉克、德朗、阿波利奈尔赴前方作战离开了巴黎,于是马克斯·雅各布、弗拉芒克、萨尔蒙和毕加索就成为大大缩小了的蒙马特尔拉维尼昂街阵线的代表。他们接触的以下艺术家即将控制瓦万大街,并且将它武装得与昨日的蒙马特尔山同样艳丽与同样富有:波兰人穆瓦兹·基斯林、日本人藤田、意大利人莫迪利阿尼、瑞士人桑德拉斯和立陶宛人苏丁……对仍然在巴黎的人、休假军人、退役军人、正在休康复假的军人来说,跨进罗童德酒馆的门,感到心情特别的舒畅,就好像将马恩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东北部的马恩省境内进行的两个重大战役。战场上的敌人追击到了世界的边缘那样令他们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