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系到了一起。
她调出那个被她反复优化的引擎支架应力模型。也许该把它暂时搁置一下,专注于接下来的任务。
但就在她准备关闭模型界面的时候,她的目光扫过一行备注——那是她在避难所里凭记忆添加的,关于那个微弱的声学噪音和结构震动的频率估算值。
她下意识地将这个估算频率输入到她的应力模型中,作为一个外部共振源参数,重新运行了一次模拟。
进度条缓慢爬升。符云曦看着屏幕,心里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几分钟后,模拟结束。新的应力脉动曲线生成出来。
符云曦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屏幕上,那条模拟生成的曲线,与之前引擎燃烧时传感器记录下的真实数据曲线,几乎完美地重合在了一起。峰值的形状,衰减的速度,每一个微小的波动细节……都惊人地一致。
就像是……找到了解开密码的那把钥匙。
那个在避难所里感受到的、极其微弱的震动,那个被她标记为杂音的频率,正是解开引擎支架异常应力之谜的关键。
这意味着,那种震动并非来自外部的太阳风暴,而是源自飞船内部。它一直存在,只是极其微弱,直到太阳风暴期间某些系统状态改变(比如进入低功耗模式,或者高能粒子干扰了某些屏蔽层),才让它变得相对清晰了一点点。
更重要的是,这个频率的持续振动,正在对引擎支架那个连接点产生着模型预测出的、远超设计预期的疲劳累积效应。
符云曦看着屏幕上完美重合的两条曲线,指尖冰凉。
风暴确实过去了。但真正的麻烦,似乎才刚刚开始显露它的冰山一角。
第十五章:重合的曲线
符云曦坐在控制台前,一动不动。屏幕上那两条几乎完美重合的曲线——一条来自冰冷的传感器,记录着真实的物理脉动;另一条来自她的模型,加入了那个幽灵般的共振频率后,精确地复现了前者。它们像两条相互依偎的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令人不安的故事。
疲劳累积。
根据模型的计算,那个引擎支架连接点的金属疲劳累积速度,远比设计手册上写的要快。现在没事,不代表将来也没事。尤其是在进行大推力变轨,或者进入火星大气层那种需要结构承受极端压力的时刻。
她需要立刻报告。这次,她有证据了。不再是怀疑、可能、或许,而是模型与现实的精确匹配。
公共活动区,生活似乎正在努力恢复常态。
伊莎贝拉正试图用吸管小心翼翼地给田中那几株绿豆芽喂一点点水,动作笨拙得像在拆弹。嘿,小家伙们,喝水时间!别告诉我你们也只爱喝标准1号餐。
田中健二在一旁看着,脸上带着无奈的微笑,Izzy,轻一点,它们的根还很脆弱。
莉娜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她的数据世界里,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偶尔发出一声满足或懊恼的叹息。
万斯指挥官正在角落里,用湿巾擦拭着他的个人终端屏幕,一丝不苟,仿佛那上面沾染了太阳风暴留下的隐形尘埃。
符云曦深吸了一口气,压下胸口那沉重的鼓点感。她站起身(或者说,从座椅上解开束缚带飘起来),径直飘向万斯。
指挥官。她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让正在擦屏幕的万斯停下了动作。
万斯抬起头,看着她。他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不耐,但依旧带着审视。什么事,工程师风暴过后的评估刚结束,他显然不希望再有新的麻烦。
我需要您看一下这个。符云曦没有多余的解释,直接调出她的个人终端,将那个显示着两条重合曲线的模型结果展示给万斯。她同时将终端与主屏幕连接,放大了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