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然听不见声音,但那种无形的冲击感似乎能透过厚重的舱壁传递进来。
伊莎贝拉开始小声哼唱一首跑调的意大利民歌,哼了几句就被万斯用眼神制止了。她撇撇嘴,开始研究墙壁上线路固定卡扣的型号。
莉娜则完全沉浸在数据里,嘴里念念有词:峰值……预测模型B显示可能会短暂触及S4阈值下限……不对,模型C的置信区间更……
田中健二打开了他的平板,开始一篇关于长期微重力对骨骼肌影响的论文,但他翻页的速度明显比平时慢很多。
符云曦睁开了眼睛。她飘到那个备用数据接口前,拿出个人终端,连接上去。屏幕上跳出有限的几个可访问系统列表——主要是避难所内部环境和基本的外部辐射监测。她快速浏览着,然后停留在内部结构声学传感器的简化读数上。这个传感器主要是监测避难所本身的完整性。读数很平稳,只有极其微弱的背景噪音。
她皱起眉,调出历史数据。在风暴开始前,那个背景噪音似乎更干净一点现在的噪音里,好像混入了一种……非常非常低沉的、频率几乎无法分辨的嗡嗡声就像伊莎贝拉之前提到的那种感觉,但更加微弱,近乎幻觉。
X射线通量达到峰值了!莉娜突然报告,声音有些尖锐,外部辐射水平……正在接近S4级下限!
舱内所有人都看向屏幕。那条红线几乎顶到了显示区域的上边缘。空气仿佛凝固了。
伊莎贝拉停止了研究卡扣,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田中放下了平板。万斯的目光锐利如刀,紧盯着屏幕。
符云曦也抬起头,但她的注意力却被另一种感觉吸引。那不是听觉,而是一种通过脚底(如果她还站在地上的话)和脊柱传来的、极其细微的震动感。非常轻,就像隔着厚厚的墙壁感受远处重型卡车经过。这种震动感,似乎与她终端上显示的那个微弱的声学噪音同源。
这不正常。避难所的设计要求是最大程度隔绝外部振动。这种感觉……是从飞船结构本身传来的。
几分钟,像几个世纪一样漫长。
峰值……过去了。莉娜的声音带着一丝虚脱后的沙哑,X射线通量开始回落……高能质子流也在缓慢下降。
屏幕上的红线终于开始掉头向下。
一阵压抑后的集体松弛感弥漫开来。伊莎贝拉长长地舒了口气,瘫软在约束带里。我的上帝……我还以为我们要被烤成太空薯片了。
屏蔽层经受住了考验。万斯的声音也略微放松了一些,但辐射水平仍然很高,我们还需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直到降至安全阈值以下。
太好了,伊莎ベ拉有气无力地说,沙丁鱼罐头时间延长。谁想玩‘我看到’的游戏我先来,我看到……白色的墙壁。
没有人回应她。经历刚才的紧张时刻后,大家都显得有些疲惫。
符云曦重新看向她的终端屏幕。那个微弱的声学噪音和结构震动感,在辐射峰值过去后,似乎并没有立刻消失,反而更加清晰了一点点。就像潮水退去后,露出了水下的礁石。
她保存了这段时间的传感器记录,断开了终端。她看向万斯,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没有更确凿的证据,现在提出任何担忧都只会增加不必要的恐慌。
避难所里,只有空气循环系统单调的嗡嗡声,以及屏幕上缓慢下降的红线。但符云曦的心里,那来自结构深处的、微弱的震动感,却像一个沉重的鼓点,怎么也挥之不去。他们躲过了太阳的怒火,但飞船内部,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第十四章:风暴之后
又过了漫长的八个小时,避难所主屏幕上的红线终于跌回了安全绿区。舱壁上代表解除警报的绿色指示灯亮起,发出柔和的光芒。
辐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