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并提及御史台已接到弹劾,指控赵如晦涉嫌私贩官盐等不法之事,着令大理寺介入调查,安平侯父子闭门思过,听候处置!同时,对于林文轩之事,则要求其安心养病,待风波平息后再议。
这道圣旨,无异于惊天逆转!
侯府管家和官差们顿时面如土色,哪里还敢提查抄之事灰溜溜地带着人马,在禁卫的护送下狼狈离去。
林文轩和尚云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如释重负。他们知道,尚云微的计策成功了!那位正直的御史大人果然出手了,而且时机把握得如此精准!
原来,青儿一路奔波,终于在紧要关头将尚云微整理的线索送到了那位御史大人手中。御史大人本就对安平侯父子的跋扈心存不满,又见证据虽不完整,但颇具指向性,且尚家此刻危在旦夕,若能借此机会扳倒安平侯,于国于己都有利。他当机立断,连夜整理奏章,在早朝时联合几位同道,向皇帝呈上了弹劾奏折。
皇帝本就对赵如晦闹出的风流丑闻不悦,又见御史弹劾其涉及私盐重罪,证据虽不确凿但言之凿凿,且涉及朝廷根本利益,龙颜大怒。加之考虑到尚书大人病重,林文轩毕竟是钦点状元,若仅因家事便株连过重,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权衡之下,便下了这样一道旨意:既敲打了安平侯父子,又暂时保全了尚家和林文轩,将事情的调查权交给了相对公正的大理寺。
危机暂时解除,尚府上下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和哭泣。林文轩快步走到尚云微面前,看着她因紧张和疲惫而更显苍白的脸,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却只化作一句:云微,辛苦你了。
尚云微轻轻摇头,眼中泛起泪光,却带着一丝释然的笑意:只要能护住尚家,这点辛苦算什么。
这时,后院传来消息,尚书大人听闻危机解除,精神稍有好转,竟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虽然前路依旧迷茫——尚家的声誉需要时间修复,林文轩的仕途仍不明朗,赵如晦父子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但至少,他们暂时从悬崖边退了回来,赢得了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而经此一役,林文轩对尚云微的敬佩和爱意更是达到了顶点。他亲眼见证了她在绝境中的冷静、智慧和勇气。这份情意,不再仅仅是基于愧疚和弥补,而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倾慕。
至于尚云霓,在这场风波中彻底沦为了无人问津的弃子。林文轩依据律法,以七出之淫为由,写下休书,派人送去,从此与她恩断义绝。尚家也无法再容留她,最终在嫡母的安排下,被悄无声息地送往京郊的一处家庙,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她用尽心机得来的一切,最终化为泡影,落得个悲惨收场,也算是恶有恶报。
风波渐息,清浊已辨。虽然乌云尚未完全散去,但林文轩和尚云微的心中,却已照进了一缕阳光。他们知道,只要两人同心同德,共同面对,就一定能驱散阴霾,迎来真正属于他们的未来。
第十五章:尘埃落定,前路远,庭院深深话相守
赵如晦父子虽然暂时被勒令闭门思过,但安平侯府的势力并未被彻底清除。大理寺的调查也在各种明暗势力的干扰下进展缓慢。林文轩明白,要想彻底摆脱这个威胁,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尚书大人虽然醒了过来,但经此重创,身体已大不如前,无法再支撑繁重的朝政。不久后,他便上书请辞,告老还乡。皇帝感念其旧情,也顺水推舟地准了。尚家虽然保住了根基,但已不复往日荣光,渐渐淡出了京城的权力中心。
林文轩也并未立刻官复原职。皇帝虽然没有再追究他的家事,但也并未立刻启用他,只是给了他一个闲职,算是冷处理。林文轩对此并不意外,他知道仕途之路,往往比科举之路更为艰难曲折。他没有气馁,而是利用这段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