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医生上次提到的那个。

    颜秀的手指在方向盘上收紧。那是专为抑郁症康复期青少年设计的户外活动,为期两周,远离城市和家人。你确定吗她尽量保持声音平稳。

    嗯。涛哲点点头,不是马上...等我再准备准备。但...我想试试。

    颜秀知道这个决定对涛哲意味着什么——他不再把自己看作需要全天候监护的病人,而是逐渐找回独立性的年轻人。而她,也需要学会放手。

    好。她简单地说,却在心里已经开始列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

    那天晚上,颜秀在整理背包时发现墓园的照片不见了。她四处寻找,最后在涛哲房门上发现了一张新的便利贴,上面画着一座小山,山顶有三个小人,两大一小。下面写着:谢谢你们今天陪我见妹妹。

    颜秀微笑着加了一个太阳,回复道:她一直看着你呢。

    一周后的早晨,门铃响起。门口放着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本精装的相册和一张没有署名的卡片:给涛哲——关于你小时候的一些记忆。

    颜秀翻开相册,里面全是她从未见过的照片——涛哲婴儿时期被父亲抱在怀里的样子,学步时被父亲牵着小手的瞬间,甚至还有几张罕见的全家福。最后一张夹页里塞着一封手写信,信封上写着给我儿子。

    她小心地把包裹放在涛哲门前,没有打扰他。有些事情,需要他们父子自己解决。

    夏天悄然而至。涛哲的复学计划稳步推进,他开始每周去学校适应几小时,然后慢慢增加时间。颜秀则开始整理自己的专业笔记,那些与涛哲沟通的便利贴和素描本给了她新的灵感——也许传统心理治疗可以融入更多非语言的创造性元素。

    七月底,夏令营出发前一天,涛哲在晚餐时突然说:爸上周给我打电话了。

    颜秀的筷子停在半空:是吗

    嗯。涛哲低头扒饭,他说...他看了很多关于抑郁症的书。还问我能不能偶尔一起吃个饭。停顿了一下,就我们俩。

    你怎么想

    涛哲耸耸肩:可能会去吧。虽然他还是那么爱说教。他抬头看了母亲一眼,但至少...他试着道歉了。

    颜秀点点头,没有追问细节。这是涛哲需要自己处理的关系,就像她需要处理自己与前夫之间的过往一样。

    第二天,颜秀开车送涛哲去集合点。后备箱塞满了她精心准备的行李——从防蚊液到应急药物,甚至还有一叠空白便利贴和彩色笔。

    妈,涛哲无奈地说,我只是去两周,不是移民火星。

    颜秀想笑,却突然哽咽了。这一刻她意识到,这是涛哲生病以来第一次真正离开她的视线。所有专业、理性的面具瞬间崩塌,她只是个担忧过度的普通母亲。

    我知道,只是...她胡乱抹了抹眼睛,记得每天吃药,有事就打电话,晚上别踢被子...

    妈!涛哲脸红到耳根,但还是给了她一个拥抱,我会没事的。而且...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这个给你。

    盒子里是一部拍立得相机和一包相纸。营地允许每周发一次照片,他解释道,这样你就不用太想我。

    颜秀紧紧抱住儿子,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洗发水味道。这个曾经拒绝与她有任何肢体接触的男孩,现在主动给予拥抱;这个曾经用沉默筑墙的少年,现在考虑她的感受。康复从来不是一条直线,但此刻,她允许自己相信,最黑暗的日子已经过去。

    送走涛哲后,颜秀回到家,面对突然安静的公寓有些不适应。她翻开那本与涛哲共用的素描本,发现最后一页多了一幅画——一个火柴人站在山顶,手里举着一面小旗子。旁边写着:去征服我的珠穆朗玛峰了,别太想我~

    颜秀笑着在那幅画旁边加了一个挥手的火柴人,写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孩子抑郁了,我开始反思简介 >孩子抑郁了,我开始反思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