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生机;他也曾在走进一片看似平常的树林时,敏锐地察觉到其中隐藏的阴冷和不安气息,从而及时避开未知的危险。
这些经历,让他更加确信,自己与这片山河大地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而玄妙的连接。这份连接,就是他的道,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路行走,一路感悟。他来到了南方一片更为原始的山区。山峦叠翠,溪流潺潺。他在山脚下找到一份帮人看守果园的活计。园主是个孤身老汉,对他这个沉默寡言却透着一股子灵气的年轻人颇为信任。
这份工作清闲而孤独,却正合了田丰收的心意。他每天巡山、护林、照料果树,大部分时间都与山川草木为伴。尤其是果园旁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成了他沉思、感悟的道场。
他常常坐在溪边,看溪水奔流,听水声淙淙。他将身心沉浸其中,感受着水的纯净、灵动和那份一往无前的力量。他觉得自己的内心,也像被这溪水反复冲刷,变得越来越清澈、通透。
看着溪水从山涧出发,最终汇入江河、奔向大海,他心中豁然开朗。自己这一路的漂泊,不也像这溪流吗经历了城市的污浊(如同沉淀杂质),经历了人世的磨砺(如同冲刷顽石),最终,自己要去向何方
答案,如同溪水奔向大海般,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回家!回到田家坳!回到那片生他养他、塑造了他灵魂的土地!
不是逃避,不是炫耀,而是带着这份觉醒和成长,去重新拥抱那片山河,去守护那片土地,去践行他在这漂泊路上逐渐明晰的道——与自然共生,助乡邻安康。
这个念头一旦清晰,便如磐石般坚定。他感觉自己积蓄已久的力量,终于找到了奔涌的方向。
在果园的最后时日,他用心照料着每一棵果树,仿佛在与它们进行着最后的告别。老汉看出他去意已决,虽有不舍,却也支持:家,才是根啊。
秋实累累,他帮老汉完成最后的采收。临行前,他再次来到溪边,拿出那支陪伴他多年的钢笔,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写下了十六个字,字迹或许依然笨拙,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和力量:
山河无言,水流有声,道在心中,吾将归去。
他折好纸条,珍藏入怀。然后,背起行囊,告别了老汉和这片带给他顿悟的山林,毅然踏上了归途。
归途漫漫,心却安宁。他不再是离巢的雏鸟,而是找到了方向的归雁。车窗外,熟悉的乡音、熟悉的景致越来越多,他能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欢欣地迎接他,他与家乡山河的连接,从未如此强烈。
近乡情怯不,是游子归家的笃定。
初夏清晨,他终于再次踏上了田家坳的土地。稻花香,泥土芬芳,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却又仿佛焕然一新。
他走到自家院门口,听见里面传来母亲的咳嗽声和父亲的叹息。他推开门,声音平静而有力:
爹,娘,我回来了。
第七章:甘泉涌动,道心初显
田丰收的归来,像一颗投入沉寂池塘的石子,在田家坳荡起了层层涟漪。爹娘的激动与泪水,乡邻的惊诧与打量,都未能扰动他内心的平静。他只是默默地看着父母鬓边新增的白发,感受着家里那份因长久干旱而弥漫的愁苦气息,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家里……遇上啥难事了
唉,快俩月没下透雨了,地旱得犁都犁不动!
母亲的叹息,道出了全村的困境。上游水库指望不上,眼看冬小麦就要种不成了。
田丰收的心,与这片干渴的土地紧紧连接在一起。他能听到土地深处焦灼的呻吟,能感觉到万物对甘霖的渴望。
爹,我想去山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水源。
他的话语平静,却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