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古源流》入门,汉学最多就是教教《三字经》之类的,便足够了。
而官学招收满汉孩子,走得是正经启蒙的路子,不但要叫他们识字懂礼,更会层层选拔,教授更专业的知识。
张廷玉甚至在条陈中列出了要在归化城开童试的畅想,这就不仅仅是基础教育那么简单了,甚至可能会为大清反向输送人才。
丹卿虽然觉得这事很难,但也尊重张廷玉的想法,叫他编纂相关的教材,许他亲自在归化城的读书人里选拔,并承诺,若将来当真有读书人有能力赴京赶考,公主府将会承担起全部费用,无论他们愿不愿意高中后回到归化城来,都无需偿还。
这是画的一张大饼,但也叫归化城里有心求学之人激动不已。
他们大多是因灾祸背井离乡而来,即便曾经读过书,到这里后也放弃了当初的理想,安心耕种,养活自己和一家人。
他们本以为这一生都只能困于田地,可如今,归化城里也有了官学,公主还愿意资助他们进京赶考,这叫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过年之前,官学开始招生的那一日,门前排起了长龙。
想要求学的,有孩子,也有想要重新读书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屡试不中的老书生,被张廷玉揪了出来,让他们先去给孩子们做先生,教认字。
原定的三个班迅速招满,但仍有许多百姓想要读书,张廷玉与丹卿商量着,将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剔出来,另准备一处小学堂,让那些老先生们先教他们认字,每天只上半日课,等什么时候将三字经念全了,通过考试者,再进入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