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4章
土地吗?”

    胤禟的眼睛亮晶晶,“我以前也没用过,但我当初买地的时候瞧见别人弄这个丈量,就仿了一个出来,应该能用!”

    丹卿听说过这个工具,但却是第一次见。

    她不是不相信胤禟的记性,可这种标尺差一寸,最终量出的土地就会差上许多,她是想鼓励汉人前来耕种,却不想平白做了周扒皮,克扣他们的土地。

    “要不然,你再做大点儿?”

    丹卿建议道。

    胤禟挠挠头,用自己的步子比划了一下道:“我听说五尺为一步,我这做的肯定是够的,再大你可就吃亏了。”

    丹卿却道:“京城与这里的条件不一样,这里土地贫瘠,只怕收成也不会太好,所以我想在丈量的时候尺度放宽些,至少比京中再多三成,这样肯迁过来的百姓虽然要更劳累些,但总归收成不会少。”

    总不好让人家大老远的搬来陪她开荒,最后能得的粮食还不如在家里耕种的多吧?

    她现在最需要的是将人口稳定下来,初期的政策自然要更优惠些,多给三成土地其实并不算什么。

    胤禟有些心疼。

    他觉得做生意能不克扣已经是良善了,哪有人会特意多添的?

    那可是三成啊,这么大的土地加起来,得少得多少田赋和粮食!

    丹卿见胤禟不肯应,拉着他走回

    搭好的棚子里,递给他一杯凉茶,耐心解释:“我明白你的想法,若是做生意,自然没有非要让利的道理,但如今我可是这归化城的主人,我要考虑的就不能只是得利多少的问题了。”

    “这些日子你也瞧见了,归化城说是城,但实际上常驻的百姓就那么点儿,数都数的清楚,只凭这些人,能做什么?不管是开垦土地也好,发展商业也好,都需要大量的人口才能实现,所以对我来说,第一要务就是能吸引百姓前来定居。”

    “我已经命人去请灾民迁徙过来,打算让他们在这儿种地安家,我得让他们看到留下来的好处才行,”

    丹卿给胤禟算账,“你算得利的时候,不止要算钱财,还要将其他附加价值都算进去,若是加上人丁和他们的日常花销,乃至将来征召的兵役,这笔账又如何?”

    胤禟明白了几分:“姐姐说的有道理,这管理属地毕竟不是做买卖,除了表面上的收益之外,还得看到潜在的利益,是我浅显了。”

    丹卿含笑点头:“然也,如今你也是长大了。既然那步弓是你做的,那丈量土地的事情就交给你吧,我只有一个要求,要公平合理。”

    她正愁这事无人能办,胤禟就自己送上门来,又岂能不用?

    弟弟嘛,本就是拿来使唤的。

    就算是皇子阿哥也一样。

    胤禟本也是有意想做点事情才会去做步弓的,丹卿肯信他,他自是乐意。

    他也不再喝茶,赶紧带人回城里去找木匠重新做了新步弓,从这日起,就开始了无穷无尽的丈量工作。

    胤禛本想叫胤禟监管城内的道理修建的,转头就找不见人了,一问才知道被丹卿抓了壮丁,正待去找丹卿理论,丹卿却又给他送了一个帮手来。

    这个帮手正是丹卿的侍卫之一,李繁。

    李繁沉默寡言,惜字如金,但却是个机关好手,丹卿曾亲眼见过他能将一百零八根木条以各种姿态搭在一起,看似不可能立住,却又偏偏不到。

    丹卿觉得他该算是个结构专家,若非他自小进了侍卫营,说不定能进工部一展所长。

    可惜以他的身份想要入仕太难。

    不过现在是在归化城,大清那些阶级制度丹卿全然不在乎,她只看学识能力,更何况李繁又是她的亲卫,十分忠心,她自是愿意提拔一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穿康熙四公主简介 >清穿康熙四公主目录 > 第16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