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节
手艺好的以及几个脑子灵活的跟过去见见世面。
她现在是能一直领着迎胜村,但她终究要去上大学,未来不可能一直在这儿,还是需要村里人自己成长起来。
别的人选都还好说,草编厂的主要技术还是依靠三爷,祝成蹊其实更倾向他去广交会见见世面,兴许还能有新的想法,但又怕他担心那个刚出生的小家伙,不舍得离开。
最终,祝成蹊和他还有周立新一起谈了谈,请杨花婶子这段时间帮忙照顾一下那个被程玉颜起名叫未来的小家伙,还是让三爷一起过去了。
没错,小未来的名字是程玉颜起的。
因为三爷说要不是程玉颜,这小家伙根本没机会出生,所以请程玉颜给起个名。
程玉颜纠结好几天,给起了这个,说希望他能有个好的未来。
走之前,祝成蹊又给那小家伙拿了罐奶粉,算是补偿他被自己短时间内抢走了太爷爷。
另外,祝成蹊还带上了几个科特奇尔村的人。
至于跟过去村干部的人选,最终定在了三小队队长张永平头上。
张永平是最年轻的大队干部,也是最有文化的,将来接班周立新的最有可能就是他,他去自然也是最合适最有用的。
人选确定后,祝成蹊打电话和周杭生联系一声,两人约定在首都转车的时候再一起走。
处不处?处不处?处!……
见到周杭生后,三个生产队的人先聚在一起说了正事儿,等私下里没其他人的时候,周杭生才从包里掏了一堆吃的用的给她。
“我们村前段时间有野猪下山祸害农田,所以就组织了一次大清扫,得了不少肉,你不是说想吃猪肉脯么,我专门问了林叔做法,你尝尝看。”
自从关系确定后,他们两人其实没见过几面,但周杭生不仅经常给她寄吃的,只要一见面也总带一大包,以至于祝成蹊都习惯了他的投喂。
她直接嘴一张,接过他手上的猪肉脯,一边咀嚼,一边继续和他闲话接下来的打算。
他俩处对象的事没有大张旗鼓往外说过一个字,但是这种频繁的信件和包裹的往来自然让有心人注意到了。
但不管迎胜村的人还是小营山的人都觉得他俩合该在一起,高兴还来不及呢,所以这一路上甚至都尽量不主动往他们面前凑。
这倒是让两人有了个短暂的相处空间和时间。
但两人其实也没机会你侬我侬,毕竟是在火车上,且接下来的秋交会有不少事情要捋,他们多数还是在讨论工作上的事。
他们这一行除了祝成蹊和周杭生这俩领头的,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因此这一路上也不住地新奇看着外面的世界。
原本他们在首都暂时停靠的时候就已经感慨过首都的繁华,但等火车一路往南,到了广州后,他们才再一次大开眼界。
虽然还没有改革开放,但是广州已经是国内最前沿和时尚的城市。
从下火车起,他们就不停地遇到各式各样的外国人,道路上车水马龙,两旁的建筑高耸入云,不管是哪一种,都叫他们看花了眼。
祝成蹊和周杭生也有点小惊讶道:“没想到短短半年,这里又扩建了不少,可见本地政府和国家对广交会的扶持力度有多大。”
周杭生点点头,“如今国内每年的创汇大半都来自广交会,且来的外国客商一年比一年多,肯定要加强对本地的基础建设。”
祝成蹊自然明白这一点,想到未来齐名的北上广,就笑着道:“按照眼下这个趋势,这里只怕一年比一年繁华,名气迟早要和首都还有上海并驾齐驱。”
周杭生虽然没办法预见改革开放,但是了解政策走向,便也点点头道:“可能性很大。”
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