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各位,看看这个。我打开投影仪,上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在幕布上:总收入1276万,净利润862万。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我理解他们的反应——三个月前我们刚突破单月百万时,整个团队出去喝得烂醉。而现在,千万级已经成为常态。

    按照目前的增速,明年我们有望突破五千万。我点击下一页,显示出我们正在孵化的十个新IP,特别是《阴阳界跑腿公司》系列,影视版权已经有三家公司竞价了。

    陈墨接过话题:优酷的自制剧部门下周约我们谈合作,他们希望买断全系列改编权。

    会议结束后,我独自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北京城的万家灯火。手机震动,是妈妈发来的微信:闺女,老家电视台在放你的专访!你爸把全村人都叫来看了!

    我笑着摇摇头。上个月《作家》杂志把我评为年度最具商业价值故事作家,随后各种采访邀约接踵而至。最让我意外的是,母校邀请我回去做讲座——那个曾经因我挂科而差点不让我毕业的中文系。

    林老师,这是新人作者的作品集,您要看看吗小雨轻轻推门进来,放下一叠打印稿。

    我随手翻开第一篇,是一个叫《*》的故事。文笔稚嫩但情感真挚,让我想起自己写的第一个爆款《初恋在迎西歌城上班》。那种为生存挣扎的真实感,是后期再怎么刻意模仿也找不回来的。

    联系这个作者,就说我们想签她。我合上稿子,条件按A类新人标准。

    小雨点头记下,又递给我一个文件夹:还有,番茄平台发来的年度盛典邀请函,您作为压轴嘉宾出席。

    我翻开烫金的邀请函,今年盛典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去年我第一次参加时,还只是个坐在后排的普通作者,紧张得连礼服都是租的。今年,我将以平台年度冠军作者的身份走红毯。

    时间倒回一年前,当我的年收入首次突破三百万时,我以为那就是巅峰。没想到签约作者、IP运营和课程培训这三驾马车,让收入呈几何级增长。

    你知道我们成功的真正秘诀是什么吗那天晚上,我问陈墨。

    他正在整理我们即将上线的写作课程PPT,头也不抬地说:你的爆款嗅觉我的运营能力还是团队的执行力

    是系统。我打开电脑,调出那个加密文件夹,从选题到人设,从开篇到章节钩子,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爆款制造系统。

    这套系统是我三年来的心血结晶。现在,我甚至能准确预测一个新故事的市场表现——误差不超过10%。《阴阳界跑腿公司》系列就是我完全按照这套系统打造的,结果首月收入就破了八十万。

    陈墨终于从电脑前抬起头,眼镜后的眼睛闪着光:所以你要把这套价值千万的秘诀,做成399元的网课卖出去

    不全是。我走到他身边,调出另一份文件,核心方法论我会保留给签约作者。公开课只讲基础版,目的是筛选有潜力的新人。

    这就是我的商业版图:顶端是自有IP的持续变现,中层是签约作者的分成收入,底层是课程培训的现金流。三管齐下,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

    三周年纪念日那天,我在个人公众号发了一篇长文《从月薪六千到年薪千万:我的番茄写作之路》。文章发布两小时,量突破十万,评论区炸了:

    林老师的故事比还励志!

    看完文章立刻去番茄注册了作者号!

    请问收徒弟吗985中文系毕业,愿意从助理做起!

    我精选了几条留言回复,然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成立番茄新人基金,每年拿出100万扶持10位潜力作者。详情见公众号。

    这不是作秀。我清楚记得三年前那个在出租屋里绝望刷数据的自己。如果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番茄写短故事年薪千万简介 >我在番茄写短故事年薪千万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