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见他压低声音的咒骂: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
第三章:成长的代价
项目启动会上,林夏看着手中烫金的策划案,指尖微微发颤。作为首个独立负责的大型推广项目,她几乎将办公室当家,咖啡渍在策划书上晕开层层褐色。团队成员小王送来宵夜时,总能看见她对着电脑屏幕喃喃自语,黑眼圈重得像戴了墨镜。
变故发生在签约前夜。广告公司李总突然发来信息,要求追加30%的制作费用。林夏盯着手机屏幕,感觉血液直冲头顶。她连夜联系三家备用供应商,却发现行业龙头都被竞争对手提前锁定。凌晨三点,她站在广告公司楼下,望着亮着灯的办公室,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李总,您应该知道恒远的年度投放预算。林夏将新方案推过去,PPT里详细列出各环节成本,如果坚持提价,我们只能启用B级供应商,但贵公司的口碑......她故意停顿,观察对方握紧的拳头。当提到某竞品因供应商问题导致项目流产时,李总的态度终于松动。
然而危机接踵而至。竞品突然推出相似产品,铺天盖地的广告抢占市场。林夏在会议室熬了三个通宵,策划案改到第七版时,眼前突然浮现大片雪花。她扶住桌角,听见同事惊呼,醒来时已躺在医院,吊瓶里的药水一滴一滴坠入血管。
项目庆功宴上,林夏举杯的手还在发抖。张涛醉醺醺撞过来:要不是我们加班......话没说完就被同事拉开。她望着杯中摇晃的红酒,突然觉得这场胜利的滋味格外苦涩。
第四章:自我反思与突破
暴雨敲打着落地窗,林夏蜷缩在沙发里翻看项目复盘报告。那些曾经被她忽视的会议记录里,藏着太多同事欲言又止的建议。手机突然震动,是小王发来的消息:夏姐,其实大家不是不愿意提意见......
周末的海边,咸涩的海风卷走最后一丝焦虑。林夏望着潮水冲刷沙滩,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真正的强者,不是独自扛下所有,而是让别人愿意与你并肩。她打开手机,给每个团队成员发去真诚的邀约。
再次召开项目会议时,林夏特意准备了便签纸和马克笔。当实习生提出盲盒营销的创意时,她带头鼓掌。渐渐地,会议室的氛围变得热烈,白板上的思维导图越画越满。张涛有次甚至主动分享了他的渠道资源,夕阳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
公司宣布开拓海外市场的那天,林夏看着竞聘公告,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嘱:别太拼了。但当她看见竞争对手名单里全是总监级人物时,反而笑了。面试当天,她带着连夜制作的多语种市场分析报告走进会议室,投影仪亮起的瞬间,她在李建国眼中看到了赞赏。
第五章:海外征程
首尔江南区的写字楼里,林夏对着韩语教材咬得牙龈发酸。加湿器喷出的白雾中,她盯着窗外霓虹灯牌,手机突然弹出母亲的视频通话。画面里熟悉的客厅,茶几上摆着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母亲鬓角的白发刺痛了她的眼睛。
市场调研比想象中更艰难。传统百货公司的保安把她当成推销的,社区便利店的阿婆拒绝填写问卷。直到她学会用蹩脚的韩语说辛苦了,在便利店帮阿婆搬货,才终于打开局面。当发现当地消费者对环保包装的强烈需求时,她连夜制作对比报告,却在视频会议中遭到国内高管的质疑。
我们的生产线已经饱和。技术总监敲着电脑,更换包装意味着增加30%的成本。林夏调出当地环保政策文件,又展示竞品的销售数据:三个月内,使用非环保包装的产品将被征收惩罚性关税。当她放出年轻消费者采访视频时,屏幕里女孩那句我不会为不环保的品牌花钱,让会议室陷入沉默。
危机公关的那个深夜,林夏守在电脑前处理恶意评论。韩国团队成员递来参茶,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