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就能出院。
程阳很快回道:那就好。需要什么帮忙吗
苏晴看着这条消息,突然感到一阵疲惫。十三年了,程阳永远是这样,在她需要的时候问需要帮忙吗,却很少真正主动做些什么。
不像陆远,二话不说就陪她来医院,忙前忙后...
不用了,谢谢。她最终回复道。
下午,陆远带着苏晴的课本和笔记来到医院,还有一份热腾腾的粥。
阿姨好些了吗
陆远轻声问道,语气里满是关切。
苏晴微微点头,神情有些疲惫,医生说,可能是长期劳累和压力太大导致的。
她伸手接过陆远递来的粥,袅袅升腾的香气,让她瞬间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好好吃东西了。谢谢你……
真的,太感谢了。
别这么见外。
陆远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递到苏晴面前,我昨晚回去查了些资料,关于脑供血不足的,还有些调理的法子,兴许能帮到阿姨。
苏晴轻轻翻开文件夹,里面的资料打印得整整齐齐,重点部分还用荧光笔仔细标注过,最后几页,甚至贴心地附上了一周的食疗菜单。她抬眸看向陆远,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一时语塞:你……
这都是什么时候弄的
昨晚回家之后,没费什么事儿。
陆远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苏晴的眼眶陡然一热,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心底悄然蔓延,就像春日里第一株破土而出的嫩芽,纤细却饱含着无限的生机。
妈妈住院的这几天,陆远几乎每天都会来。有时带着作业,陪苏晴一起复习;有时拎着新鲜的水果,给病房添几分清甜。
更多时候,只是静静坐在一旁,陪着苏晴说说话。而程阳呢,自那天发了一条问候消息后,便如人间蒸发,再没了踪影。
周五的傍晚,妈妈终于康复出院。爸爸开车来接她们,一路上不停地嘟囔着医院停车有多难,办手续又多么繁琐。
苏晴坐在车后座,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陆远曾说过的那句话,蓦地在她心头响起:有时候,孤独反而能让人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回到家,苏晴径直走到书桌前,轻轻翻开那本棕色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
我渐渐明白,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并非为了长久相伴,而是为了教会你某些珍贵的东西。而有些人,就像一本等待你去悉心研读的好书,每一页都藏着值得细细品味的深意。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清楚,我不想再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活。
写完,她打开手机相册,找到那天和陆远在雨中桥头的合影。
那是他们请路人帮忙拍的,照片里,两人共撑一把伞,肩膀轻轻挨着,笑容灿烂而自然。
苏晴看着照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随后,她将这张照片设为手机壁纸,深吸一口气,点开了志愿填报系统的网页。
在
第一志愿
那一栏,她毫不犹豫地输入了滨海大学的名字。
六月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木地板上洒下一道金色的光影。苏晴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高考成绩
——685
分,比她预估的还要理想。
手机突然嗡嗡地震动起来,是林小雨发来的消息:成绩出啦!你看到没
苏晴回了个微笑的表情,随后点开班级群。果不其然,群里已经热闹得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分数,分享着志愿填报的计划。
正思索着,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程阳的私聊消息:看到你的成绩了,不愧是学霸!你这分数,上青大稳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