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今天换了一身深灰色长衫,手里拿着两碗冒着热气的面条。
我自己能行。俞辰系好纱布,接过面条,谢谢。
程墨在他对面坐下,两人沉默地吃了起来。面条是刘妈做的,简单的葱花酱油拌面,却意外地美味。从昨天起,程墨就再没提过俞辰的未来人身份,但俞辰能感觉到他时不时投来的探究目光。
今天下午三点十七分。程墨突然开口,眼睛盯着碗里的面条,我会盯着天空。
俞辰点点头,继续吃面。他知道程墨在等那个太阳雨的预言成真——这将决定他们之间是继续合作还是彻底决裂。
吃完午饭,程墨出门去了警察厅,留下俞辰一人在院子里。刘妈送来一壶茶和几份当天的报纸,俞辰如获至宝。1923年5月19日的《晨报》,头版是直系军阀的最新动向,角落里一则小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
德国考古学家威尔纳昨日抵平,将赴山西考察商周遗址
文章旁边配着一张模糊的照片,一个戴圆框眼镜的中年西方人站在前门火车站前。俞辰眯起眼睛——这人手中拿着的,似乎是一件青铜器!
他急忙翻找其他报纸,在《京报》的中缝找到另一则相关消息:
松本商社举办古玩鉴赏会,特邀中外收藏家参与
时间就在今晚,地点是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俞辰心跳加速——这极可能就是那个走私集团的幌子!
下午三点整,程墨匆匆赶回。他看上去有些焦躁,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时不时抬头看天。
放松点,俞辰忍不住说,该来的总会来。
程墨瞪了他一眼:如果你在耍我...
三点十七分。俞辰指了指天空,还有四分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点十五分,天空依然晴朗无云;三点十六分,远处飘来几片薄云;三点十七分整——
一滴雨水落在俞辰鼻尖上。
紧接着,奇迹发生了。阳光依然明媚,天空中却落下稀疏的雨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这场太阳雨只持续了七分钟,正如俞辰预言的那样,然后云散雨收,仿佛从未发生过。
程墨站在院中央,任由雨水打湿他的长衫,脸上的表情从震惊逐渐变为接受。
你真的是从未来来的。这不是疑问句。
俞辰点点头:2023年。
程墨深吸一口气,突然转身进屋。俞辰跟上去,发现他正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老旧的红木箱子。
我父亲留给我的。程墨打开箱子,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他是前清官员,研究金石学的。
他快速翻到某一页,递给俞辰。书页上画着几个青铜器纹饰,旁边是密密麻麻的批注。俞辰倒吸一口冷气——那些纹饰与怀表上的符号一模一样!
这是...
《周礼》中提到的时之器。程墨的声音低沉,传说可以通古今,观未来。我父亲穷尽一生寻找,临终前告诉我这只是古人幻想。他苦笑一声,现在看来,他错了。
俞辰小心地翻看书页,突然在一段批注中看到了程字: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程砚秋。程墨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
俞辰从怀中掏出怀表,指着背面的程字:这个...会不会与你家族有关
程墨接过怀表,眉头紧锁:不可能。我父亲从未提起过这种东西。但他翻到书的最后一页时,突然僵住了。
俞辰凑过去看——那是一幅铅笔素描,画的正是一块青铜怀表,纹饰与俞辰手中的几乎相同,只是少了那个程字。画旁写着:庚子年得于西山,后失之,甚憾。
1900年...程墨喃喃自语,义和团运动期间,我家确实在西山住过一段时间。
两人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