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慢镜头般,极其不合时宜地、清晰地浮现出彦宸那张总是带着点戏谑、偶尔又显得很认真的脸。
她几乎能想象出他此刻大概还在文化节的板报宣传栏那边,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地补救着因为那个愚蠢的“莭”字错误而不得不重新绘制的背景图案。
李晓雯昨天还绘声绘色地八卦过,说彦宸为了平息那场不大不小的“文字狱”风波,不但自掏腰包买了全新的纸板和进口颜料,还低声下气地赔了无数笑脸,请了好几个被他连累的美术社同学喝了冰镇汽水,只为了能赶在明天文化节正式开幕前,把那块被他搞砸的板报彻底翻新,恢复原貌。
想到他一边挥舞着沾满墨汁的大毛笔,一边可能还在嘴里小声嘟囔着“早知道听张甯的…”那副懊恼又憋屈的模样,张甯的唇角,不由自主地,绽开了一抹极其短暂、却惊心动魄的、温柔的笑意。
那笑容,如同暗夜中悄然绽放的昙花,又似清冷月辉温柔地洒落寂静湖面,瞬间点亮了她略显苍白的脸庞,柔化了眉宇间那份属于繁漪的沉郁与冷硬。
虽然只有短短一瞬,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围观的人群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立刻,清晰可闻的、压抑着的、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与低呼在人群中响起:“天哪,她笑了!”“这也太美了吧!”窃语声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瞬间炸裂开来,无数道更加炙热、更加专注的目光,如同舞台上最强的聚光灯,牢牢地、贪婪地锁在了她的身上。
排练场的简易幕布,在吱呀作响的滑轮滚动声中缓缓拉开。
张甯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一步步、略显僵硬地走到了用几块破旧木板临时搭建的舞台中央。
头顶上那几盏老旧的、散发着昏黄色光晕的舞台灯,尽职尽责地投下她一道被拉得纤细而悠长的影子,孤独地印在布满划痕的木质地板上。
她站在那里,旗袍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一层幽幽的、如同深潭碧水般的墨绿色光泽,将她整个人衬托得如同遗世独立的孤绝剪影。
她的对面,是扮演周朴园的那位高年级男生,穿着一身熨帖的长衫,正努力挺直腰板,试图营造出一家之主的威严,嗓音也刻意压得低沉而缓慢,艰难地试图进入角色。
张甯努力调整着紊乱的呼吸,试图将自己强行塞进繁漪那具沉重而痛苦的灵魂躯壳里,脑海中一遍遍地回响着昨晚熬夜硬背下来的、那些充满了激烈情感冲突的台词。
“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她终于开口了。
声音带着明显的、无法掩饰的颤抖,还有一丝初学者特有的、略显生硬的腔调,像一根绷得过紧的琴弦,在发出,手掌带着赞许,轻轻地拍了拍张甯略显单薄的肩膀。
张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却如同雷达般,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快速而隐蔽地扫过渐渐散去的人群。
那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没有出现。
她几不可察地、从鼻腔里轻轻哼了一声,那哼声里,混合着一丝连她自己都难以分辨清楚的、是戏谑还是失落的情绪,低声嘀咕了一句:“那家伙,忙板报忙傻了吧…”
声音轻柔得如同拂过琴弦的风,悄然掩饰着心底那份微妙的、或许是期待落空、或许是别的什么更复杂的情绪。
手指,终于彻底松开了那被她攥得微微发皱的旗袍一角,带着一种卸下重担般的疲惫感,转身,缓缓走下舞台。
人群如同潮水般退去,喧嚣散尽,排练室终于又恢复了它惯常的、空旷的寂静。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斜斜地洒落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飞舞的尘埃在光柱中清晰可见。
几缕金色的光束,恰好落在她墨绿色的旗袍上,跳跃闪烁,如同被赋予了